【關鍵詞】
文明城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出游,誠信經營,道德約束,精神文明建設,社會風氣
【熱點背景】
1.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
城市文明是社會文明、社會和諧在城市的縮影,是社會文明、社會和諧在城市的集中表現。因為城市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在各個發展階段上文明成果的積淀,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文明時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義,文明時代的城市第一次揭開了“城市文明”的篇章。城市文明作為社會文明、社會和諧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標示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所達到的一種和諧、文明狀態。如果說人類文明的演進經歷了原始蒙昧時代的文明、農業社會的文明、工業社會的文明、信息社會的文明,那么,不同時代的城市文明與社會和諧、社會文明狀態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該時代社會文明的特征和狀態,更突出了社會和諧的本質要求——作為和諧社會核心理念、核心價值的城市文明,應成為承載社會和諧、展示社會和諧、提升社會和諧的理想樣式、理想追求。
2.最近一段時間,“文明餐桌”活動在成都市廣泛開展,數百家餐飲企業、機關食堂帶頭誠信經營、打造安全餐飲,儉以養德、文明用餐的良好風氣在全體市民中風行。
長期以來,全國文明城市成都著眼長遠,通過發揮市民主體作用、構建誠信體系等多方面狠抓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解決誠信缺失和公德失范問題,文明之風吹遍蓉城的大街小巷。
3.交通安全,來自于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構建安全、暢通、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最重要的是讓文明出行意識成為市民的一種習慣。
文明出行其實并不是難事,開車穿行在公路或步行在街頭,只要每個人都自覺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習慣就可以做到,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負責。做文明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倡導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開文明車,不超速不搶道,酒后不駕車,斑馬線上避讓行人,紅綠燈前不搶行。這樣,文明出行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交通安全觀念轉化為實際行動,交通安全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人民的生命財產就會越有保障。
4.旅游是一種文化,是一種休閑。游遍名山大川,盡享大自然的情趣,沐浴和煦的陽光。美麗的景區,大自然的清新,每每使人心馳神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常態。每逢節假日,旅游市場都是一片紅火景象。然而,許多人的文明素質提升似乎并未跟上快速發展的旅游業的節拍,這個長假,游客所到之處垃圾遍地的現象再次重演。
文明出游對保護旅游區的景觀,營造整潔高雅的環境和氛圍,使人們在享受大自然饋贈的同時,得到心靈凈化和精神熏陶至關重要。但當旅游僅剩下“到此一游”的過程,就缺失了文明的內涵。從現實層面看,有些人恰恰是缺乏必要的陋習改良,甚至不同程度地放棄了道德約束。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