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南海電站被否,是生態之幸。但眼下還遠沒到拍手叫好的時候,中國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小南海”已建成或在建,對生態系統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擱置三年、爭議不斷的重慶發電量最大的水電項目小南海,近日遭到環保部否決。環保部稱,過去十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金沙江下游一期工程等進行過兩次調整,已經使自然保護區功能受到較大影響,未來必須“嚴守生態紅線”。
因為保護魚類的繁衍而否決一座計劃投資320億元的大型水電站的建設,這在中國水利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但要看到,環保部此舉不過是尊重了科學和常識,江河開發宜有度,水電站建設就不該被官員政績和經濟利益所綁架。
近十幾年來,許多地方政府將水電站當成發展地方經濟的法寶,“跑馬圈水”的狂熱之勢席卷中國大地。在這樣的熱潮中,生態保護總是處于被忽略位置。以小南海電站為例,此前涉事地方政府為上馬這一工程,可謂費盡周折——時任重慶市委書記的薄熙來,把該電站當成功績大力推動,由于規劃的電站位置處于保護區內,有關方面先對保護區進行調整,把部分保護區說成是不值得保護的區域。針對環保組織的異議,當時重慶環保局某領導稱,舊的物種滅絕了,一定有新物種再生,這就是“物競天擇”,一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上馬電站的架勢。
如今小南海電站被否,這是重慶之幸,也是生態之幸。不過,眼下還遠沒到拍手叫好的時候,因為中國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小南海”已建成或在建,對生態系統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此前廣西漁業部門就曾表示,廣西建有好幾百座大壩,廣西目前已幾乎沒有自然流態的河流,部分魚類已經枯竭,某些魚類的捕撈量不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半。2013年公布的《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也直指水電開發對水生生物帶來的滅絕性影響。歷史上,金沙江流域共監測到魚類143種,而那次科考3次魚類資源采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專家直言,連續成串建壩的方式,對魚類生存影響很大。
我們是時候對水電經濟全面進行反思了。水電作為一種綠色能源固然當發展,但一定要避免過度開發,我們許多江河開發利用率已大于40%,超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如專家所言,“水電開發進入生態制約階段”,水電站立項必須慎之又慎,選址必須建在對環境破壞最小的地方,避免破壞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國家寶貴的資源,這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認可。2000年6月5日,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宣布,為保護東江河域的生態系統和20種瀕危的生物及首次發現的7種動植物,政府取消江原道的永越水壩工程計劃。2011年,為拯救因建壩瀕臨滅絕的鮭魚種群,美國啟動有史以來最大的大壩拆除項目,華盛頓州內兩座百年水力發電水壩被拆掉。
小南海電站被否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哪些在建或已建的大壩可能造成重大生態影響,如何進行補救?水電項目的立項,如何在程序上把好環境生態關?這都是需要破解的命題。為保護魚類生息和河流生態,我們必要時須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