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12月12日央視播出醫改深水區“三明路徑”新聞報道,引起業界內外的巨大反響。
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全市人口273萬,所轄12個縣(市、區)全部是老區,其中有10個省級困難轉移支付縣;三明又是新中國成立后先有廠后有城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老工業基地,退休職工多,企業效益差,財政包袱重,醫保基金運行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醫保統籌基金累計欠付全市22家公立醫院醫藥費達1748.64萬元。
2012年2月1日,三明對全市縣級(包括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取消藥品加成,實行“控費”改革,從人均次門診費用、住院率和住院天數、住院者平均費用、檢查化驗費用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學合理的指標,通過明確“紅線”來合理控制診療費用。如,建立全市重點跟蹤監控品規(廠家)目錄和企業黑名單制度,對有回扣行為的生產企業,要求所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在1至3年內停止從該企業進貨。對收受回扣的醫務人員,視情節輕重,暫停或吊銷其執業證書;對相關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暫停財政撥款,對違規費用不予結算等。
而在藥品流通改革的監管上,三明市則采取“兩票制”做法,即藥品生產企業到藥品配送企業開具一次發票,藥品配送企業到醫療機構開具一次發票。這樣,市食藥監管理部門便通過兩道發票和企業掛網的出廠價監控藥品流向和加價情況,從而達到限價的目的。在藥品招標采購中實行限價采購方式,大幅擠出藥價虛高的水分。2011年,全市22家公立醫院醫藥總收入為16.9億元,藥品耗材收入10.15億元,占比為60.06%;2014年,公立醫院總收入22.28億元,藥品耗材收入占比下降至36.94%。
2014年初,三明市22家公立醫院院長2013年度(即實行年薪制的首個年度)績效考核結果顯示,三明市第一醫院院長黃躍獲得最高分90.04分。經換算,黃躍2013年實際年薪收入為31.51萬元。他的年薪比排名最后的院長多出15萬元。在實行院長年薪制后,醫生年薪制也開始推出,醫生年薪制的目標是將醫務人員的工資提升至社會平均工資的3至5倍左右。據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三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2.6萬元,為此三明市在醫生年薪制設計過程中,分別按高于當地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3倍以上,略高于教師平均工資水平或相當于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的標準核定年薪。
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是解決看病難的關鍵之一。為打破橫向的區域壁壘,三明市還把全市12縣(市、區)作為一個診療區域,鼓勵本市各醫院開展競爭,明確“三保”在全市范圍內不分縣內縣外,同等級醫院執行同等標準報銷。患者既可選擇高等級醫院,也可以選擇更方便的基層門診,從而打通了縱向梗阻,在一定程度上對分級診療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加大政府投入和基層建設的一系列改革之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結合材料,歸納概括三明醫改的成功經驗。
要求:簡潔、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一是實施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和藥品限價采購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施行“紅線”控費,進而降低患者就醫費用;二是推行醫院院長、醫生(技師)年薪制,全國首開先河。建立專門的院長年薪的考評體系,并依據考核結果確定院長年薪。三是打破橫向的區域壁壘,全市范圍內同等級醫院執行同等標準報銷,大大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