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治理腐敗、厲行節約、整治庸懶散作風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也標志著中央新一屆領導人在反腐倡廉及改進工作作風方面的決心和信心,如今公車改革也成為了國內的一大熱點話題,可能成為今年安徽省考的一個備選熱點范疇。
在歷年公布的“三公”經費中,公車經費支出是最高的,數據顯示幾乎占到了三公經費總額的百分之六十。然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加上群眾對此的高關注度以體現了公車管理的難度和緊迫性。去年年底,在《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文件中明確規定,“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以文件形式出臺,也預示著中國的公車改革方案已塵埃落定也是眾望所歸。而這個時間點也恰好符號省考熱點選取的時間段。
【熱點評述】
一、現狀
當前,我國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除了醫院、學校等行政事業性單位以及國企和部隊以外,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大約在1500億元至2000億元。而這一數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向上增長。
同樣,公車超編現象也十分嚴重。一些單位和個人利用虛開加油、維修發票等手段使得成本進一步提高,也是腐敗滋生的一個方向。在使用效率方面也十分低,除正常派車外出以外大部分屬于閑置時間。
再次,我國現行的公務用車管理制度一直未有改進,仍使用八十年代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原有的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缺陷也越發明顯。
二、意義
1、部分省市實現公車改革制度后,交通費用支出明顯減少,財政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2、很大程度上杜絕工作時間公車私用的行為,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進工作作風。
3、公務人員外出辦理公共事務時,不得超額使用,超過費用需自費使用,能夠很大程度上促使公務人員高效率低成本完成工作,也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
4、通過公車使用補貼,杜絕以往暗處消費的現象和行為,將公車私用、超標配車、高額報銷等頑癥有效解決,有利于公車使用過程中的有效監管。也有利于機關行政后勤管理更加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5、政府在提供公車使用和司機配置中不再像過去一樣無償提供,能夠規范和約束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領導干部的職務消費,取消領導配專車配司機與其他人員一樣上下班,也可以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
三、對策
1、全面排查公務車現狀以掌握公車數量、類型、經費使用及支出等方面的情況,對超編超標車輛、變相專車、公車私用等違規問題全面清查,為推行公車改革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數據。
2、制定公車購買標準,需適當降低。在購買自主品牌車輛時應避免以支持國產品牌為理由而實際卻與這一思想相悖的復雜情況。公車發放應按照當地實際情況科學評估,合理發放。
3、由于公務交通補貼屬于公務活動消費補貼,不屬于個人收入范疇,可以免征個人收入所得稅。
4、政府設立的服務中心與租車公司兩種方式合理并用。鼓勵采用市場化機制運行且與政府剝離。即保證合理、必要的公車服務,也保證工作效率,遏制資源浪費。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