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背景鏈接
自從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以來,各地開展文化創意產業活動,并逐步形成了規模。這次創意產業的成功,在于博物館界思想觀念的提升與成熟,堅持了博物館的公益性質,堅持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堅持了一條正確的普遍認同的思想路線,對創意產業的地位、作用和經營模式有了精準的定位。
評析
當下,國家極其重視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其發展勢頭正勁。但是我國當前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現狀卻不容樂觀,無論是在研發方面還是在經營水平上,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差距很大。具體表現在創新力不足,與社會時尚的審美趣味沒有同步,無法迎合現代人對于文化的審美需求,進而致使其文化創意產品繁多卻沒有市場。具體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博物館從事經營活動的依據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大部分人對于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認識不清,以為其只能屬于公益文化事業,不能進行經營活動,因此很少有人會研究如何使其壯大和發展。國家在這方面的界定也不清晰,導致無人敢涉足發展。
二是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管理與激勵機制滯后。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很多關于文化產業改革發展的政策,但是針對博物館這樣的“事業主體、公益經營”的細致法規并不明確,博物館要發展沒有政策依據,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自然難以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是缺少足夠資金的投入。國家并沒有專門針對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設置專項財政經費,因此博物館的人員配備創新力不足,也很難引入社會資本的注資,要想發展壯大舉步維艱。
如何挖掘博物館的自身文化資源,同時利用市場力量發揮自身優勢,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這是目前發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各地博物館可以面向中小學生定期開展展覽活動,要結合中小學課程和教學計劃,創新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動項目,同時增強陳列展覽的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和觀賞性,通過這種方式從小學生開始注重此項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其次,完善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要積極拓展博物館的文化休閑、文化消費功能,豐富和完善博物館社會服務,滿足公眾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文化消費和社會服務,使博物館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再次,大力支持博物館文化產品的創意開發,推動博物館聯合社會資源,培育創造博物館文化產品特色品牌,增強博物館文化產品在文化產業和消費體系中的競爭力;
最后,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落實完善支持政策,加強對于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持平臺建設,完善其營銷體系,加強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品牌建設和保護,切實解決相關問題。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