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背景鏈接
近日,一個微信公號發出“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活動!皬默F在開始的4小時內,趕到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機場”,在那里,有工作人員一共準備了30張馬上起飛的往返機票,通往30個“未知但美好的”國內旅行目的地,先到先得。
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在社交網絡上得到了瘋狂的傳播。截止到當天下午5點,該微信獲得了超百萬的閱讀量。在微博上,“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話題至今已有超3000萬的閱讀量。
其實“逃離北上廣”并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差不多有十年的歷史了,2010年還被入選了媒體選入當年的“十大房地產熱詞”。其背后是年輕人對于大都市激烈競爭的抵觸,對快節奏高強度工作和生活的不滿,對居高不下房價的絕望……除了“逃離北上廣”,“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想去世界看看”“生活不僅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等話題,都能夠輕而易舉地挑起他們敏感的神經。
在“逃離北上廣”熱潮掀起不久,又出現過“逃回北上廣”熱潮。這一代的年輕人有不少都是對大都市深惡痛絕,但卻又選擇了留下來,還有更多的人在涌入這些城市。據人口普查數據,從2009年到2014年,上海流入人口達504萬,這一數據在北京有396萬,廣州274萬,而德國首都柏林的總人口才350萬。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集中在北上廣的比例, 2010年是54.1%,三年后增至57.3%。
標準表述[權威論述]
城鎮化格局更優化——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數量增加,小城鎮服務功能增強
城市生活和諧宜人——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亞里士多德
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一是美國的高科技產業;二是中國的城市化。
——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
[逃離北上廣的原因]
1.生活壓力大
要逃離北上廣的人,理由不盡相同。大城市的生活壓力較大,許多人選擇離開,多是源于最初對城市競爭壓力估計不足。他們希望從大城市回到中小城市或者鄉村,也是因為后者生活成本較小,并容易照顧父母等目的。在他們心目中,大城市象征著一種精神高度緊張、令人疲憊吃力的生活,而中小城市則較為恬淡安閑,二者的對立雖有一定現實依據,更多的則出之個人的想當然。
2.工作的機械和單調
另外一些人要求逃離大城市,是不滿足于工作的機械和單調。這些人多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懷抱夢想,希望能夠在北上廣這樣的舞臺上實現理想,渴求一蹴而就的成功,而現實只讓他們成為一條條流水線上的普通齒輪。對這些渴望創新、不走尋常路的追夢人,逃離北上廣并不是為了逃離日益嚴峻的競爭壓力,而是對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產生懷疑。他們最習慣大聲呼喊逃離,最終卻常常走不脫。
3.高房價和低環境質量
逃離北上廣,不僅僅是望而卻步的房價,還因為大城市環境的惡化。因為霧霾,全國各地紛紛告急,并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關于生存與健康的大討論。嚴重的城市污染、大氣污染正在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不可逆的PM2.5污染物質吸入體內,長此以往將會造成各種疾病,奪走我們的生命。而這一切,北上廣深首當其沖。
4.深層原因:快速城市化帶來的各種“城市病”。
一些媒體在逃離北上廣這件事情的討論中,還列舉了一個更加深層次的原因。美國著名咨詢公司美世公司發布的《200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顯示,北京是位居全球第9的昂貴城市,上海位列第11位。根據這一報告,國內媒體解讀,認為這兩個城市理應是對外來人口吸納能力、包容性最強的城市,然而無論是上海的白領海歸,還是北京的農民工,在城市里都越來越難以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這說明城市化令生活成本飆升的速度,遠遠高于城市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城市產業結構的轉型速度。
[逃離北上廣過程中中小城市面臨的問題]
1.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小城市缺少人才吸納和發展空間。區域發展極不平衡,政府投資過度集中于大城市,各種資源優勢為一線城市所“通吃”。因此,除了那些更像一線城市,并且同樣人滿為患的許多省會城市外,那種真正適合年輕人發展,并能大量吸納人才的中小城市,其實并不多。
2.小城市缺少政策上的幫助與支持。
有創業者表示,在有些地方的政策中,針對某項政策具體負責落實的部門也不明晰,“有關部門”的提法讓他們“迷!薄3酥,還有融資政策難落地、創業政策服務缺乏針對性、扶助創業“走過場”等問題,這都是年輕人回家鄉的“攔路虎”。
3.小城市公權力被濫用。
對于在北上廣艱難謀生的人和企業而言,一些體制上的缺陷讓他們感到謀生之艱難。但正如許多企業和個人在解釋“為何難也要留下”時所坦言的,這種體制性、結構性的缺陷其實到處都有,而內地、小城市和農村這些開放程度較差的地方,體制問題只會比大城市更多、更難解決。
[逃離北上廣的辯證分析]——沒有資源的合理分配,“逃離北上廣”只是偽命題。
1.盲目鼓動逃離,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
人才是一種資源,一種財富;既然是資源和財富,就該獲得更充分的利用和發揮,而不是閑置浪費。既然許多足以讓年輕人發揮專長、才智的公司、企業、部門都集中在北上廣,既然小城市和農村暫時缺乏不少專才發光、發熱、人盡其才的基礎和空間,以“生活成本”為由,盲目地鼓動乃至催促年輕人“逃離”北上廣,去做墾荒牛,未必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讓人家去,又給不了人家發揮才能的空間,是對人才資源的揮霍浪費。
2.城市的均衡發展,才能讓年輕人走出大城市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應該是以特大城市發展為方向的,而是以中小城市發展為方向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均衡發展。但是,即使城鎮化建設說得再好,沒有產業帶動永遠不可能發展起來。要讓大學生愿意走出大城市,就必須讓他們能夠走出大城市。這就必須解決產業布局問題、產業結構問題、產業調整問題?梢钥紤]把一些產業從大城市外移到中小城市,從東部外移到西部。
3.說到底,留與守,取決于資源分配的合理。
將“逃離北上廣”簡單視為觀念進步,無疑是膚淺的。不假思索為其鼓與呼,更是失之理性。自然有一些人必須離開,但前提是確立公平競爭機制。“逃離”本身不會帶來解脫,唯有資源分配更加合理,選擇二線城市才會意味著幸福感的回歸。
[完善對策]
1.調整產業結構。中小城市要轉型發展,就要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經濟結構,為年輕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2.解決體制問題,營造公平環境。加大內地、小城市和農村的開放程度,建立公平、有序的社會結構,營造平等、公正的競爭環境,多為社會中低層成員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為年輕人搭建更大的就業、創業舞臺。
3.統籌區域平衡發展,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公共財政和金融要在一線和二三線城市之間合理分配,著力加大對中小城市的扶持力度。
4.國家要始終把調解收入分配和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文章素材[精彩標題示例]
1.北上廣與逃離不了的夢想
2.當“逃離北上廣”變成一個標簽
3.逃離北上廣 需要逃離的是一顆浮躁的心
[精彩開頭示例]
1.近些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劇烈發展,大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小城市異軍突起,房價、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等問題日漸突出,每到年末,“北上廣”的“逃離”和“逃回”就會引起大家的熱議。逃離北上廣,被媒體評為2010年房地產十大熱詞之一,這看似是一個和房地產無關的詞匯,但是它是由高房價帶來的副產品。逃離北上廣折射出一種對于理想與現實的無奈與悲涼。
2.春節假期結束時,那些密集發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航班或列車,似乎分外心事重重,它們所承載的復雜思緒遠甚于平常。難以計數的年輕人——哪怕僅僅統計在北上廣深謀生的白領,數目可能已超過以色列或葡萄牙的總人口——結束了中小城市的短暫居停,結束了對家鄉文化的溫習,又要回到“萬人如海一身藏”的超級都市。
3.繼續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地下室,靠渺茫的希望過著苦逼的日子;還是徹底“逃離北上廣”,回到二三線城市的老家去過簡單幸福的生活?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過高的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使不少年輕人幸福感降低,糾結著是否拋棄一線城市良好的社會資源,重新選擇回到二三線城市發展,這股潮流被輿論稱為“逃離北上廣”。
[精彩結尾示例]
1.昨天,人們因為“高房價”而“逃離北上廣”;今天,人們因為“關系網”等因素“逃回北上廣”;明天,當“北上廣”的承載能力趨于飽和,人們又將去向何方這個沉重的命題,留待我們共同求解。唯有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都能揚長避短,各具特色,人才資源才能良性分流、合理配置,整個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每個個體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2.逐夢而居,是青年的本性。離開或是涌入,應是夢想道路上基于資源配置的自主的理性選擇。倘若始終被房價戶籍等所困,沒有任何自由發展的想象空間,將會失去夢想的斗志。如果跟隨別人而“逃離”,將會錯失和一座城市一起變好的機遇。
3.請不要嘲笑年輕人的盲目和“瞎折騰”,生而為人,選擇自己更向往的居住地是無可指責的權利,大城市、小城市之間的比較與取舍,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群往返的潮汐,凸顯的是一代城市謀生者安全感的缺乏、“無根”的困惑。他們對于城市的未盡人意乃至糟糕之處,用腳投出了選票。無論超級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的弊端,都在呼喚更高明的現代城市管理藝術。對于當代中國而言,有一種局面讓人無法接受,那就是,既失去了原有的鄉村風貌、鄉土氣息,又建成了大量的不宜居的鋼筋水泥的叢林。
備注:以上材料來源于網絡
原標題:逃回北上廣or逃離北上廣?飽受爭議這鍋誰來背? 作者:佚名 來源:中金在線綜合
原標題:擁擠與空曠間的平衡術 作者:喻明 來源:新民晚報
原標題:逃離:尋找不一樣的生活 作者:劉偉鵬 胡飛 來源:民生周刊
原標題:“逃離北上廣”是個偽命題嗎? 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原標題:習近平為“城市病”開良方 來源:學習中國
原標題:是你在逃離北上廣,還是北上廣在趕你走? 來源:鳳凰網綜合
相關推薦:
公務員常識40000問 | 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兩會熱詞解讀(12個)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