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關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導性的關鍵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推動新一輪改革大潮涌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吹響了改革開放新的進軍號。各領域改革不斷提速,改革舉措出臺的數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些多年來難啃的硬骨頭啃下來了,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管總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這是改革進程向前拓展的客觀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改革認識的深化和系統化,對于干部群眾準確把握中央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凝聚起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具有重大意義。
堅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個總目標回答了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樣的整體效果這個問題。總目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
堅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三個進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條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為了更好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通過不斷改革創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比資本主義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更能在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體現出來。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解決了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長期沒有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特別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還沒有理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發揮受到諸多制約,必須繼續朝著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努力,著力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要使各方面體制改革朝著這一方向協同推進,同時也使各方面自身相關環節更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就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動搖。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度決定著其他方面很多體制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為政、分散用力。
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在這個問題上頭腦必須十分清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的實質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要增強政治定力,堅守政治原則和底線,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