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背景鏈接*
助理建筑造價工程師、建筑造價工程師……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證書,是由“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頒發,花幾千元考一個。然而,這種證書實為江蘇英才職業技能鑒定有限公司頒發,該公司打著“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的旗號,偽造職業資格、組織“職業資格考試”等(9月4日《中國青年報》)。
盡管2007年有關文件已經明確指出各類企業不得自行開展冠以職業資格名稱的相關活動;2011年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發布公告稱,與江蘇英才公司所謂的“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及其證書無任何關系,保留向相關責任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但時至今日,江蘇英才公司仍在組織職業資格考試、發放違規職業資格證書。
|綜合分析*
[原因分析]
一則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源于一些單位招聘時提出了持證的要求,有的人就投機取巧,花錢辦假證,從而養活了山寨認證中心。
二則違法成本低,山寨認證中心自然有恃無恐,從而四處搖唇鼓舌、招搖撞騙。
三則社會的“重學歷,輕能力”之風也為假證書的滋生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傳播讓山寨認證中心如虎添翼,不僅營銷與傳播力大增,而且行事更為隱蔽,也更易存活。
[危害影響]
假資格證書泛濫橫行,已經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它不僅擾亂著正常的職場秩序,也侵害著社會的誠信。不難想象,當制售假證形成利益鏈條,當使用假證成行業潛規則,當公共安全被假證“綁架”,執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將如何安放?行業的道德誠信將何以立足?社會的信用體系將如何運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理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對山寨認證中心這一頑疾,理應下狠手治理。
|參考對策*
首先,公安、工商等部門需要齊發力,依法進行全鏈條打擊,對于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
其次,加大對持假證者的處罰力度,絕不讓買假證者有利可圖,斬斷山寨認證中心賴以生存的土壤。
最后,針對山寨認證中心在網絡上的猖獗現實,要有針對性地建立預警與防范機制,如借助大數據和網絡科技堵塞造假傳播漏洞。同時,緊跟“無紙化”時代步伐,充分發揮數字簽名和CA技術的優勢,研發具有加密性強、便捷度高、流通性好、成本低、可追溯等特點“電子化”證書, 令造假者無空可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