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8年7月2日,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意見》聚焦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節水、節能環保等四方面。《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價格政策體系,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的作用明顯增強;到2025年,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價格機制更加完善,并落實到全社會各方面各環節。
2018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四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農業節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必然要求,既是現實之需,更是長遠發展之要。
公考角度解讀
[權威論述]
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市場化進程,完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實現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習近平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習近平
要健全多元環保投入機制,加快制定有利于推動綠色發展的價格政策。——李克強
[出臺背景]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靈敏、最有效的調節機制。近年來,我國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政策不斷出臺,用價格手段促進綠色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對節能環保、優化產業結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環保電價政策、工商業差別化用水用電價格政策、居民階梯價格制度、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政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等。
然而,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迫切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相比,資源環境價格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價值和環境損害成本沒有充分體現,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價格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等。
為此,《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完善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政策,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促進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推動形成綠色發展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推動資源環境價格機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緊扣打贏藍天保衛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標志性戰役,著力創新和完善污水垃圾處理、節水節能、大氣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理順利益責任關系,引導市場,匯聚資源,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持污染者付費。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費、保護者節約者受益的原則,創新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實現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抑制不合理資源消費,鼓勵增加生態產品供給,使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
堅持激勵約束并重。針對城鄉、區域、行業、不同主體實際,在價格手段可以發揮作用的領域和環節,健全價格激勵和約束機制,使節約能源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單位、家庭、個人的自覺行動,形成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良好局面。
堅持因地分類施策。支持各地結合本地資源稟賦條件、污染防治形勢、產業結構特點,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等,研究制定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具體價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基于更嚴格環保標準的價格政策,更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參考對策]
在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方面,建立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與污水處理標準相協調的收費機制,健全城鎮污水處理服務費市場化形成機制,逐步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費基本覆蓋服務費用,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
在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方面,建立健全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完善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機制,全面建立覆蓋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激勵機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在建立有利于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方面,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全面推行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有利于再生水利用的價格政策,保障供水工程和設施良性運行,促進節水減排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在健全促進節能環保的電價機制方面,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峰谷電價形成機制以及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充分發揮電力價格的杠桿作用,推動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引導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和相關環保業發展。同時,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等各類綠色價格政策。
文章素材
[精彩標題示例]
以價格改革促進綠色發展
以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推動綠色發展
推動綠色發展 營造碧水藍天
[精彩開頭示例]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古往今來的實踐表明: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是無法抗拒的發展規律,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但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無論是補齊發展短板,還是回應群眾關切,都要求我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根本上破解環境難題,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因此,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精彩結尾示例]
1.生態文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受益,每個人都是踐行者、推動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約束和激勵并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激蕩起綠色發展的磅礴力量,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共同開創億萬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2.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建設基于良好生態環境的健康中國,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讓我們行動起來,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共筑生態文明,奮力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境界。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原標題:以價格改革促進綠色發展 中國城市報 作者:余淺
原標題: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 來源: 新華社
原標題:推動綠色發展 營造碧水藍天 來源: 新華社
原標題: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鳳才
相關推薦:
2019國考申論備考:如何備戰國考
2019國考申論技巧:閱讀理解題作答技巧
2019國考申論備考:三步拿下歸納概括題
2019國考申論熱點:將近視率納入政績考核
2019國考申論技巧:層次分析法閱讀申論材料
申論熱點:28省養老金上調 7、8月社保有較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