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9月14日,移動資訊的獨角獸平臺趣頭條赴美上市了,股價更是一路飆漲,五次熔斷。趣頭條是什么?橫空出世、第一次聽、看不懂、很驚訝,這是很多人對于趣頭條上市的第一反應。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模擬預測題】
【細想一下,連趣頭條的前輩今日頭條都還沒上市。雖然趣頭條才兩歲多,但是它卻擁有著令互聯網巨頭也艷羨的成績。它的成長之路,獨攬一個“快”字。請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
趣頭條有“三把刷子”
第一,審時度勢,走差異化路線,避開了今日頭條們的鋒芒。其實趣頭條當時面臨的創業環境并不樂觀,兩年前,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UC頭條等長期霸榜,可以說整個移動資訊行業已被巨頭瓜分殆盡。
如此情況下,如果還要模仿巨頭,怕是只有死路一條。一方面,觀看移動資訊的用戶一般有固定的使用習慣,要想撬動這個習慣,并不簡單;另一方面,因為不在初期,絕大部分移動資訊平臺往往都更加專注于內容,少有去研究用戶,然后對癥下藥的。
于是趣頭條看到了10億“下沉用戶”這個風口,并開始瞄準三四五線城市的用戶進行針對性地內容分發。現在,趣頭條的下沉用戶占比有六成。再結合趣頭條短時間內的高速用戶增長發展狀況來看,趣頭條從下沉用戶這塊入手的確奏效了。
第二,留住用戶的能力很強。現在很多新經濟企業是燒錢本事一流,留人本事三流,導致做得很累,或者最后干脆做沒了。轉化率和次日留存率這些數據參數其實是一個平臺,尤其是正在大力推廣的平臺需要看重的東西。
在移動資訊領域,有個數據比較難看,就是很多平臺的用戶登錄率不到30%,不少用戶成了“僵尸粉”。趣頭條深知這一點,所以起初就創立了一套積分體系。具體來說,就是當用戶完成相關任務,比如閱讀、邀請時,用戶會獲得相應積分,而積分可以換成現金。
這套積分體系其實有兩個目的,獲客和提高粘性。一方面,通過積分體系挖掘用戶的社交關系鏈,從而更高效、低成本地實現大規模獲客;另一方面,通過積分體系來穩住用戶每天的使用習慣,讓用戶活起來,而不是只會來一次。
但單單靠積分體系可能還不夠,因為有很多平臺也搞過積分體系,但做得不好,不如預期的大有人在。趣頭條顯然在內容上還需要有自己的一套分發機制,并時刻能夠取悅用戶。據悉趣頭條目前采用的是個性化推薦+人工審核的“雙軌”機制,并配有強悍的數據團隊(國內專家與硅谷科學家)。
趣頭條現在有超過23萬家自媒體,日均發稿數十萬篇,海量內容下,趣頭條只有走最安全的審核機制才最保險。當然,為了最大化審核效率,趣頭條的人工審核還是以智能算法為基礎的。
這么來看,趣頭條留住用戶靠的就是積分體系加“雙軌”內容分發機制,當然這背后還離不開趣頭條打造的科技團隊,何況大數據、AI技術已經成為所有移動資訊平臺的標配。
第三,健康的運營模式。為什么要把模式單獨拉出來,因為在移動資訊這個行業,巨頭和創業者的起家方式不盡相同,很多移動資訊APP前期都喜歡燒錢,然后走量,但最后的效果卻不太如意。歸根結底,還是模式不行,因為如果能很好地抓到用戶看新聞這個剛需,還要一直燒錢嗎?
趣頭條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發展至今,運營現金流還是正數。很多同行做不到這一點,是因為被燒錢拉新和留用戶的思維困住了,以為有錢能擺平一切。但是商業競爭走到最后,看的不還是對用戶的認真程度嗎?
趣頭條沒有在初創時期燒錢去穩住用戶,這無疑要歸功于趣頭條本身的模式,也就是第二點提到的這些。
以上三點,是藏在趣頭條流量生意背后的成長邏輯,概括一下,就是在方向、模式和運營上走出了差異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