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相關配套措施。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也下發文件,明確了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相關適用問題。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模擬預測題】
【從10月1日起,個人工資條就將顯示出改革的減稅紅利,一系列新變化也將隨之而至。請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
變化一:“起征點”從每月3500元上調至5000元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通常所說的“起征點”)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并執行新的稅率表。
此外,對納稅人取得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
“新個稅法的實施,進一步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財務副經理王慧惠告訴記者,原先工資扣完“三險一金”等在3500元以下的員工不繳納個稅,實行新過渡期政策后,扣完三險一金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繳了。免繳個稅的人數增加了,到手的工資多了,大大提升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對企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據測算,此次“起征點”上調,廣大工薪納稅人將不同程度實現減稅,其中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約49%。
廣西申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宋樂廷算了一筆賬:按照原稅法規定,10月份企業代扣代繳的個稅約為6.92萬元,實施個稅新政后,預計代扣代繳的個稅約為2.71萬元,降稅比率達到了60.84%。
變化二:低稅率級距擴大 中低收入者受益最大
在上調“起征點”的同時,10月1日新稅率表的執行,將給中低收入者帶來更多減稅紅利。
新個稅法保留了綜合所得適用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但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
“這意味著,廣大納稅人都能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對各單位財務人員來說,從10月1日起,需要重新調整個稅計算表公式,按照新稅率表計算扣繳稅金。
變化三:明年引入專項扣除將更大降負
新個稅法最受關注的降負“紅利”,是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新個稅法新設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可在申報納稅時予以稅前扣除,從而切實降低稅負。
對納稅人而言,專項附加扣除的引入,考慮到了個體差異,更有利于精準減稅。
“最大的感受是個稅制度設計得更加‘人性化’了,特別是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實際是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更加公平合理。”江西南華醫藥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龔淑賢說。
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是一次全新嘗試,對納稅人的申報納稅和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訪中,不少企業財務人員希望國家能盡早出臺專項附加扣除的實施辦法,便于企業做好工作調整。
本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抓緊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范圍和標準,確保扣除后的應納稅收入起點明顯高于5000元,并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依法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今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專項附加扣除范圍和標準還將動態調整。
變化四:享受更優化、便捷的稅務服務
9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組織召開了一場中央預算單位新個人所得稅法培訓會,圍繞個稅改革的背景、政策變化、過渡期政策、新稅率表、應用實例等內容進行講解輔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