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2018年12月10日,2018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子商務誠信發展報告》在大會上首次正式對外發布。報告建議“禁止電子商務平臺采取‘好評返現’及其類似行為”。報告認為,“好評返現”實質上是電子商戶通過貨幣返現對消費者進行交易賄賂,誘導消費者主體對產品和賣方的交易行為作出非客觀評價行為。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好評返現”這種以干擾、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不僅逾越了誠信底線,也逾越了法律法規劃出的底線,需要治理。
[綜合分析]
對于“好評返現”,很多消費者都視為一種優惠,欣然受之,殊不知可能會陷入維權困境,也不知不覺地成了賣家炒作信譽的工具。
“好評返現”不僅可能給消費者個體的權益帶來損失,還會擾亂網購市場的誠信秩序,妨礙公平競爭,損害不確定消費者群體的利益。網絡購物評價系統是消費者了解商品或服務相關信息和賣家信譽的重要渠道,消費者的評價對其他消費者有很大的影響。消費者在購物前大都會查看賣家的信譽等級、交易評價等信息,愿意選擇那些好評多、信譽等級高的賣家下單。而“好評返現”實際上是誘導消費者對交易行為、商品作出好評,這些好評可能不符合商品或服務的客觀情況,不符合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體驗和內心意愿。基于“返現”誘惑作出的注水“好評”,對賣家的商品或服務信息進行了美化修飾,給賣家的信譽等級提升作了助攻,讓賣家獲得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獲得了更多的交易機會,對消費者形成了誤導,干擾了其他消費者行使知情權、選擇權。
[對策措施]
一是網絡賣家應該認清 “好評返現”行為的不正當屬性,主動糾正、規避誘導消費者作歪曲評價的行為。
二是網絡交易平臺應該完善評價規則,通過技術手段積極識別虛假評價、誘導評價等不當評價,進行刪除、屏蔽等處理,并對賣家進行信用懲戒。
三是市場監管部門則有必要依法對網絡巡查發現或消費者舉報的“好評返現”進行調查,根據其性質、范圍、次數、影響力等,適時啟動追責程序。
四是消費者也應理性消費、理性評價,不當賣家不實評價的助攻手。
原標題:“好評返現”也是一種變相刷單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