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備考中,大多數同學都頭疼于寫作缺少亮點,當然,更多的是積累的熱點用不上。這一方面是寫作的時間限制、精神緊張,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在積累熱點時沒有掌握基本的方法,不會運用熱點。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以抗洪精神為例,帶大家去探索如何將熱點運用于寫作的奧秘。
一、抗洪精神的內容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
二、抗洪背景入汛以來,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地區普降大到暴雨。長江干流及鄱陽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閩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繼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這場抗洪搶險斗爭,規模大,氣勢壯,斗爭嚴酷激烈,而更為重要的是,上下一心、干群一心、黨群一心、軍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形成偉大的抗洪精神。
三、分析必須具備該精神的原因1.中國精神、抗洪精神是我們應當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光大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靠的是全國上下高揚偉大抗洪精神這面旗幟;
2.當下部分青年價值觀缺失,以致精神上變得“失魂落魄”。越是這樣的時刻,越需要發揮文藝引領時代風尚、鑄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以更多的精品力作詮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的民族凝魂聚氣,為我們的時代凝心聚力。
四、分析意義1.抗洪英雄們以責任和擔當,傳遞著一種先鋒力量,讓受災群眾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戰勝洪澇災害的勇氣,有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也讓黨的純潔性、先進性和戰斗性在暴雨洪流中不斷強大。
2.抗洪精神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提出對策1.要通過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把愛國熱情化作振興中華的實際行動;
2.要繼承優良傳統,體現時代特點,深刻領會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要從每一個人做起,在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難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
……
六、寫作論證弘揚抗洪精神,鑄就民族魂魄。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這種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六月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人民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多地打響“防汛抗洪”保衛戰,人民子弟兵眾志成城,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筑起了一道道銅墻鐵壁,他們是乘風破浪的逆行者,也是最可愛的人。然而當下,部分青年價值觀缺失,以致精神上變得“失魂落魄”。越是這樣的時刻,越需要弘揚抗洪精神,深刻領會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只有這樣,才能鑄就民族魂魄。
所以,同學們在積累熱點事件時,可以從多角度分析,比如原因、影響、重要性、必要性等,每個角度可以從不同主體切入,最后再提出對策或建議,這樣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就比較全面。同學們快拿著這個方法積累素材吧!中公教育祝大家能一馬當先,早日從公考大軍中脫穎而出!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