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考慮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逐步恢復,財政支出總規模比去年增加,重點仍是加大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各級政府都要節用為民、堅持過緊日子,確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生機盎然。
公考角度解讀
意義: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是一個整體,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現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要求。財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財政支出要提質增效,用得其所,回應人民的需求,讓老百姓更多受益,發揮更好的效果。
可持續性更強的特點:
“更可持續”,主要是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穩定,為今后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操作空間。
一是財政政策保持基本穩定,不急轉彎。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這就要求財政政策保持基本穩定,不急轉彎,要審時度勢、把握時機、精準施策,保持一定力度,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二是與今后年份的財政政策做好銜接,留出空間。近年來,我國持續實施減稅降費,稅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持續下降,目前保持在15.2%的水平。在世界經濟體中,比值是最低的,體現了惠企利民。我們將持續完善政府債務管理,保持政府部門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既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出力度,又為今后應對風險挑戰預留政策空間。
三是堅決做實化解財政風險隱患,持之以恒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堅決防范基層“三保”支出風險,確保財政經濟穩健運行、可持續。
參考對策:
財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一是依法依規征收,嚴禁征收“過頭稅費”,虛增財政收入,不能因為財政收支矛盾大而違法違規,增加群眾、企業的負擔。
二是提高支出效率,要優化結構,加強管理,快速直達,提升資金的效率。
三是防止鋪張浪費,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節用為民,把錢花在刀刃上。
四是強化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要覆蓋到所有的財政資金,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