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一中心變多中心
《大綱》指出,“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指明了今年申論材料內容的復雜性。從歷年來申論取材的主題變遷看,2001年是PPA事件,2002年是網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2003年是有關安全生產與傷亡事故問題,2004年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及城市交通問題,2005年是“三農”中的扶貧、維權問題,2006年是突發性公共事件應對,2007年是國土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在材料主中心確定的情況下,2003年以前的材料是一中心模式,圍繞一個特定的社會問題組織材料,便于考生閱讀與分析。從2004年開始,申論材料的一中心模式未變,但在選材上從更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從不同側面形成了多個分中心,要求考生從不同的分中心來把握、概括主中心。由此帶來第一個變化就是,材料字數逐年增加。從2001年的1574字,逐年增加至2007年的6756字,在考試時間長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大了考生的閱讀難度和信息捕捉難度。第二個是理解分析難度加大。閱讀量的膨脹背后是信息的雜糅和對主旨的干擾。而這正體現了當今信息時代對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所以,今年的申論命題會繼續體現并強化這個思想。要求考生用聯系的觀點來整體把握材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強歸納、精概括,抓住主要問題。
從2000年到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都要求虛擬公務員身份,但虛擬公務員的身份發展軌跡是由“虛”變“實”。從2006年和2007年,申論考試要求考生從崗位出發解決問題。如2007年第四題:“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如果考生對此職位要求不很了解,答起題來必然難以切中主題。從我國政務工作的務實性要求和便于閱卷人員掌握統一尺度兩個方面看,這個趨勢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評判標準變化
歷年的《大綱》都“要求報考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對“準確”突出強調。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務員每天要處理很多事務,對于新錄用的公務員而言,工作標準求準甚于求新。命題對這一思想的落實,就是材料無限雜糅,通過讓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剔除申論材料中的大量無用信息、次要信息,找出主要信息、有效信息,來推斷考生理解、分析和操作的準確性。因此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必須有意識鍛煉這方面的能力。在申論的作答上,《大綱》指出解答的手段是“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其中的“精神”,指的是國家出臺的與材料反映問題相關的政策。如2005年的扶貧問題,就涉及國家有關“三農問題”政策,2007年的國土資源問題,就涉及日益剛性的土地政策。這些政策可能在資料中提及,也可能在材料之外。這就要求考生首先知道與材料相關的國家政策精神,其次是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理解、剖析、運用政策,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對策。一個突出的趨勢是,材料涉及的政策越來越具體、越微觀。如2007年的“持續土地利用管理”評價問題和“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問題,所涉及的政策非常具體。要求考生在備考時一定要把工夫下在平日,注重積累,否則很難拿高分。
鼓勵創新
《大綱》指出,要“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每年都在強調答題中要有自己的東西,但這個問題每年絕大多數考生都沒有解決好。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最大的不同,申論是主觀性試題,要測查考生的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命題者希望看到考生能提出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獨特觀點,從差異性中見水平、選人才。所以考生在答卷中一定要盡可能地提出較為新穎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但這種創新必須在試題和考生能力規定的范圍內,否則就天馬行空。考生申論成績的優劣,與所提觀點、思路和解決問題方案的創新性密切關聯。目前我國政府大力提倡“創新”精神,十七大報告中也把創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所以,考生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獨特視角,提出操作性強、有所創新的答案概括、對策能力考核。
在命題的變遷中,題目形式和問題數量都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是概括歸納,還是“對策有效性分析”,或者是問答題命題取向,落實到具體作答上,還是“分析—概括—對策”。但如何概括、概括的工具有哪些、概括到位的標準是什么,對策應該怎么提出、如何保證對策的有效性,這些對于非公務員而言,尤其是對于應屆大學畢業生而言,是一個需要破解的難題。對策是申論考試的靈魂與核心,而且隨著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公務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申論考試對策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建議考生要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訓練,在對策與問題情境的匹配性、與規定身份的契合性、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上下工夫。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