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二、閱讀第二遍——理清脈絡
經過第一次閱讀,考生對材料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第二次閱讀材料的目的就是:由感性認知上升到抽象理解。蘇軾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鄙鷦、具體的直觀可以給人以切身的感受,但如果不能總攬全局,便難以認清它的真實面目。所以考生在閱讀時,既須“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只有這樣,才能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達到更高層次的理解。這次閱讀相對于第一次來說應屬于精讀。
下面就理清脈絡的步驟具體做一介紹:
(一)總結自然段
1. 方法
每讀完一個自然段落或層次,通過對該自然段的分析、綜合,應在后面用自己讀得懂的語句簡練的將這個自然段的內容概括出來。概括方法有兩種:
(1)第一種——關鍵句概括法
每個自然段所反映的內容有時會以提綱挈領的方式直接出現在段落最前方,即每段的第一個句子;或者以總結段落內容的形式出現在自然段的最后,即每段的最后一句話;有時也會在段落的中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有時一個自然段中會有兩個以上關鍵句,每個關鍵句引領一個內容。考生需要全面把握這些關鍵句,然后整合、歸納出這個自然段的意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關鍵句在理解材料內容方面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么要求考生在閱讀過程中把握材料關鍵句的原因之一。請看下面這段材料:
從某種意義上說,“公車改革”缺乏公信力,是當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質疑的一個縮影。和干部們每經歷一次改革,待遇和福利都上一個臺階不同,對群眾來說,很多改革完全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尤其是對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普通員工而言,改革通常意味著“下崗”、“買斷工齡”、“競爭性上崗”、“末位淘汰”等一類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詞。不僅貨幣收入很難增加,連原來的安全感也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也很難讓他們無條件地擁護這些“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兼顧方方面面的利益,重新贏得群眾對改革的支持,是我們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公車改革”喪失公信力帶給我們最大的教訓。
這個語段在一開頭就提出“公車改革缺乏公信力,是當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質疑的一個縮影”的觀點,”后面的表述都是以這句話為中心進行的。可見,只要抓住關鍵句,就可以充分理解這段話的含義。
(2)第二種——總結概括法
當自然段中沒有關鍵句,整段只是以一種陳述事實的方式將信息羅列、記述下來時,就需要我們通過對這個自然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整合,然后歸納出這個自然段的意義。一般來說,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相對較少,信息相對單一,所以能夠比較容易概括出來。
2. 技巧
圈點畫線、邊注眉批、把握材料關鍵句。雖然在進行第一次閱讀的過程中就要求考生圈點畫線、邊注眉批、把握材料關鍵句,但因為第一次閱讀時,考生對材料的把握不可能非常深入、細致,一定會有遺漏和未解決的部分,有了第一次的整體的了解,在第二次閱讀時再來做這些工作就會比較全面。
(二)劃分段落層次、提煉中心思想
1. 劃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類
通過上面對各個自然段的分析,考生已經對材料內容有了比較系統的把握,接下來就需要利用合并同類的方法劃分段落層次了。具體說,就是通過對材料上下文之間內容的比較、將闡述同一問題的自然段歸在一段,進行分類和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層次,繼而再通過對所劃分段落層次內容的分析和綜合,概括出各段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也同樣需要考生做簡短有效的邊注眉批。同時,考生要注意材料的不同角度與主題的一致性。申論材料雖然結構比較混亂、內容多且復雜,但所反映的主題內容一定是統一的。它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這一主題思想,或者說是一個主題思想在不同角度的反映。
我們以下面這則材料為例,對這一環節進行演練。
材料:
l. 某記者因為眼睛輕微不適前往方莊第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的結果是結膜炎,在處方上開的是某某制藥廠生產的5毫升裝鹽酸環丙沙星滴眼液。這家社區醫院劃價每支15.7元。
2. 記者隨后在相距百米的××購物中心,看到藥品專柜一模一樣的滴眼液售價僅為6.6元。兩者價格相差2.3倍。
3. 記者又來到堪稱國內最高規格的一家三級甲等醫院,想在這里得到一個放心的藥價。結果有些出人意料:這種滴眼液又派生出一個新售價——每支12元。
4. 按照環丙沙星滴眼液的使用說明書,記者按圖索驥撥通了某某制藥廠的電話。這個廠的銷售科科長報出了出廠價:“一次進貨一箱以上,每支價格3.8元。”
5. 據××市物價局某處長介紹,某某制藥廠生產的5毫升裝環丙沙星滴眼液,屬于企業按規定的作價辦法自定價格的藥品,它必須先到××市物價局進行登記后才能銷售。再加上國家規定的正常差率后,這種藥品在北京市場登記公布的價格是:每支批發價為5.75元,零售價為6.6元。某處長說,無論是在藥店還是在醫院出售,可以低于××市物價局公布的藥品價格,但決不允許高了。
6. 按照藥品價格管理方法,廠家按不同的類型給批發商20%左右的進銷差率,批發商再給零售商15%的批零差率。此外,對企業按作價辦法定價的藥品,可以有50%的工商讓利。這些都屬正常的經濟行為。
7. 如果按廠家報的實際價格進行推算,環丙沙星滴眼液的批發價大體上應為4.75元,零售價應為5.46元。
8. 記者隨后撥通了這種藥品在××市的兩家批發商——××醫藥公司和××第一批發部的電話。接電話的兩位女同志都不愿意透露從廠家的進價,但比較爽快地報出批發價:規定批發價——每支5.75元的八六折,就是4.95元!痢恋谝慌l部接電話的女同志說:“給醫院一般都是八六折!
9. 據業內人士透露,相比藥店零售而言,醫院開藥的中間環節要復雜很多。一般情況下,廠家聘請醫藥代表或業務員,由他們負責向各醫院進行“公關”。一所醫院需要攻下的關口至少有:醫院負責人、負責進藥的主管和經辦人、相關科室負責人和醫生。每個關口都要暗地里“奉送”一定的回扣,從2個百分點到15個百分點不等。
10. 知情者稱,醫生開出一支環丙沙星滴眼液,可提取占零售價10%的“好處費”。
對這份材料劃分層次:
1~3段 醫院的售藥價格遠遠高出商場的售價。
4~7段 依據藥品價格管理方法,證實醫院的售藥價格遠遠高出了規定標準。
8段 市場上批發價證明醫院的售藥價格高出規定標準,而且批發商的價格也高于規定標準。
9~10段 醫院出售高價藥的原因是醫生收受“提成”。
2.提煉中心思想的方法——透過表面分析本質
考生通過對各段之間、各段與全篇之間內在的邏輯聯系,達到思想認識上的系統化,再通過整體系統的抽象和概括,就水到渠成的在腦海中歸納出了材料的中心思想。由此,考生完成了由表象向本質的過渡。每個材料的提出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或贊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傳某種思想觀點,或駁斥某些觀點,或介紹什么事件,或傳播什么知識,或抒發什么感情……總之, 無論從哪種角度來闡述,無論什么材料都有一個中心思想。要歸納概括中心思想,必須對材料有整體的把握,掌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抓住本質,進行概括。中心思想通常有以下幾種總結方式:
(1)標題是主題;
(2)文章開篇提示主題;
(3)文章結尾提示主題;
(4)關鍵語句提示主題;
(5)通過材料結構、內容的分析歸納出中心思想。
以【例文】為例,其中心思想概括如下:
這則材料反映的是一起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對醫院出售高價藥這一事實的調查,論述了中間商通過對醫生的折扣讓利達到為自己牟取暴利的目的,醫生受“提成”的誘惑而強行要求患者使用高價藥品。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