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的復習中,考生要因地制宜,選取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專家認為,屬于以上第二種情況的考生在申論復習時可以參考地方公務員考試教材,而屬于第一種情況的考生就要換一種復習方法了。下面,專家就單獨進行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的情況進行分析,為考生的申論復習指點迷津。
申論科目在多數地方被作為測查從事人民警察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從各地考試大綱來看,其在考查能力方面與公務員考試相趨近,主要通過考生對給定資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以2010年重慶公開遴選人民警察考試為例,其申論以小材料作文形式進行考查。因此考試大綱在考查能力表述方面略有不同,其重點測查考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政策理論水平、調查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人民警察錄用考試仍是公務員考試,必然要求應試者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因此,兩種考查能力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在考查應試者是否具備公務員的基本素質。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這是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的綱領,也是認識申論本質和基本要求的指針。下面,專家從申論的“本”、“申”、“論”三方面來為考生指點申論精髓。
一、申論之本
依據給定資料作答,是申論最本質的特點。就這種命題樣式而言,可以認為人民警察錄用申論考試本質上是一種“提供材料的作文考試”。給定資料為作答的觀點依據,也是材料之源。緊扣材料作答是考生必須牢牢把握的第一原則。
二、申論之申
“申”是引申、申述,是整理材料之后系統地復述材料內容、闡明材料意義,形成自己的見解。任何申論題型的作答都不能脫離給定資料,同時也不能完全依賴材料,沒有任何題型可以照抄材料即可完成。因此,申論之申,必須把握忠于材料精神而自行申明闡述的原則,用作答者自己的思維整理和文字整理來再現材料內容,反映材料主旨,體現閱讀理解、歸納概括、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申論之論
申論要對作答對象展開評論,即綜合分析;要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主要是提出對策,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這些均為“論”的層次。但是申論的論述方法有其獨特性,這就是“申”對“論”的修飾,是一種依據給定資料,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最終落足到材料反映的問題、提出的觀點上面的特殊論述方法。按照這種特性,申論的作答方法、程序、結果是閱讀理解、歸納概括、綜合分析、對策論證的集大成者,從材料中來又回到材料中去,最終用材料自己提出的觀點、措施解決材料中反映的問題。當然小材料作文題的給定資料中,往往很少蘊藏對策,不過,在作答過程中,總體的方向卻是要跟材料所體現的精神保持一致的。在其本質上,還是用材料解決了材料的問題,只是具體操作卻由考生自由發揮,給考生以更大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同時申論又是政府工作人員考試的應試文體,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立場要與官方保持一致,要從政府的角度看問題、想事情、提對策,所提的觀點必須符合政府立場,并能夠為政府所接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