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試題主觀性相對較強,除大作文以外,客觀題的作答同時也要求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申論語言特點鮮明,無論何種題型,在分值設計上一般會有部分“表達分”,所以,這要求考生必須掌握申論的語言風格。
2010年國考大綱有較大的改革之后--要求有具有兩年以及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才能報考中央直屬機關,這也告訴我們,隨著公考命題的成熟,申論材料的選擇越來越“微觀化”,“越具體”,即材料中以案例、訪談記錄等具體的社會事情,材料的語言變得生動唯美,大段的理論性的語言比重下降,因此,從材料中找出關鍵詞很重要,將關鍵詞加工整理成合乎規范的作答“體例”同等重要。于是,當我們知道申論答案源于材料是個不爭的事實的時候,但是并不意味著考生就可以對材料照搬原抄。照抄出來的材料散亂無章,邏輯性不強,不利于突出采分點。如:
2011廣東省考試真題答案第一題:我國現階段職業病發病的特點有:
(1)發病范圍擴大,不僅存在于傳統行業,很多新興產業亦存在;(2)發病人數增多,進入職業病高發期;(3)發病后易傷及人體各個系統,對人體造成不可逆損害;(4)患病率高,常以群體形式爆發;(5)危害因素增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粉塵、重金屬范疇,而呈多元化趨勢;(6)多集中于中小企業,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7)潛伏期長,一旦發病難以治愈,病死率高;(8)發病病例尤以粉塵和職業中毒所占比例為重;(9)病種增加,更新速度加快,出現新的還未納入法定范圍的職業病及目前少見的職業病。
那么申論作答“體例”的基本要求是準確簡潔、條理清晰、語言規范。按照這些基本標準調整過后的答案會有明顯改觀:
1.從職業病發病宏觀背景來看:(1)發病范圍擴大,不僅存在于傳統行業,很多新興產業亦存在;(2)發病人數增多,進入職業病高發期;(3)多集中于中小企業,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4)病種增加,更新速度加快,出現新的還未納入法定范圍的職業病及目前少見的職業病;(5)危害因素增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粉塵、重金屬范疇,而呈多元化趨勢。
2.從職業病發病具體表現來看:(1)患病率高,常以群體形式爆發;(2)潛伏期長,一旦發病難以治愈,病死率高;(3)發病病例尤以粉塵和職業中毒所占比例為重;(4)發病后易傷及人體各個系統,對人體造成不可逆損害。
前后兩種寫作風格對比鮮明,對于按點采分的客觀題而言,后者明顯具有較大優勢。考生在日常練習應及早轉變文風,學會用作答“體例”,減少不必要的丟分。
>2014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閱讀申論材料三步走</FONT></A></P>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