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名稱:十八屆三中全會
時間地點: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
主要議程:1.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2.會議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關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
會議重大成果: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總論:
一、改革的重要意義
(1)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2)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3)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中公教育版權
三、改革的總目標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四、改革領域
經濟方面: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政治方面: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文化方面: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社會方面: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生態文明方面: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
黨建方面: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五、改革的總要求
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