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成績上80分的考生多數是學法律、政治類的。事實上是申論的政治精神的一個最好驗證。學法律、政治的考生,其長期的專業濡染,使其心目中自有公正、公平、公開的處世思想,在申論中自然有上佳表現。而學中文的,其優勢卻不一定明顯。雖然學中文出身的考生其寫作能力較強,但其對申論的政治精神的把握卻稍遜一籌,有時其文學思維、文學語言甚至有害于申論。這也可以說明我為什么要將申論列為一門單獨的學科而不是把它歸入寫作學科里面的一個客觀原因。
申論的常見錯誤,歸結如下:
一、違背客觀公正原則。
申論材料來自于客觀實踐,又是檢測考生行政能力的,因而它要求客觀公正。因而,申論拒絕虛構和夸張,拒絕個性化與情緒化。但申論并不排除建基于事實和理論基礎上的合理推理和想象,也不必掩飾對好人好事的認同和贊許,也不必隱藏對對壞人壞事的否定和批判。
二、違背申論思路的順序。
申論是通過對特定事實進行展開論述從而來表明自己的觀點。它要求由此及彼,由點到面,由淺人深,由現象到本質,微觀而宏觀,具有較強的內在規定性。在應答申論各試題過程中,都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思路。但當前普遍的問題是,很多考生在考試過程中,由于經驗和視野所限,經常囿于就事論事,沒有對給定材料進行必要的概括、提煉、引申、深化,所以文章上不了檔次,特別是作文,以三檔文章居多,經常得分在25分上下。所以總分在50多分是屢見不鮮。
三、違背申論表達要求。
申論是一種虛擬行政行為,其行為應當具有行政機關行文的一般特征:準確、簡明、平實、通俗、生動。但申論表達過程中用詞不當、語句冗長、文學化、專業化、抽象化等問題普遍存在。
四、技術性錯誤。
如沒寫標題、字數太多、字數太少、書面潦草、段落失衡、標點不清等,這類錯誤多是由習慣造成的。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