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題】
近一段時間以來,黨和國家系列政策中多次提到創新,比如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在2016年李克強總理所做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次達59次,幾乎等于前兩年報告中被提到次數之和。
黨和國家多次提到創新,社會各界也都在討論創新,結合當前發展的實際和自己的理解,談談你對“創新”這個詞的理解。
【參考答案】
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我國全國上下崇尚創新,迫切的反映了全社會一心一意謀發展,力爭創造社會發展新突破的迫切愿望。
【點評——開篇直接入題:說明創新的意義和當前黨和國家政策多次提到創新的意義。格調比較高,但是又比較切合實際,這種話要會說!
從歷史來看,創新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多次由創新引領的科技革命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的格局。我國歷史上幾經興衰的歷史告訴我們,我國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創新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要求我們必須創新發展。
從現實條件來看,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依然有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經濟整體大而不強,發展快而不優,同時,還有一些繼續解決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困問題,發展不平衡問題,環境問題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只能用創新的辦法,才能后來居上、彎道超車。
【點評——從兩方面指出創新的必要性:歷史的深刻教訓和當前發展的現實條件,要求我們必須用創新的辦法解決!
然而,從總體上看,我國創新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創力還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就像接力賽一樣,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沒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兒跑。另外,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性不足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領軍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同生產和創新實踐脫節。
【點評——問題分析,指出我們當前在創新方面繼續解決的問題: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和轉化不緊密,人才結構性不足等等。】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創新不易,但事在人為。要圍繞創新深化改革,通過改革促進創新,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使廣大人民從改革創新中不斷獲得更多利益。總之,只有以時不我待的改革精神和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氣,破除制約創新的各種障礙,才能充分調動起億萬人民群眾的創新創業熱情,激發出全社會的智慧才能和創造活力。
【點評——簡單提出對策,并且在對策方面,體現出以人民為本的思路。】
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勇于創新、善于創新,才能有效解決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新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具備遠大目光,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讓“創新”成為推動改革和發展的“源頭活水”。
【點評——結尾總結提升,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提出要讓“創新”成為推動改革和發展的“源頭活水”。語言很俏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相對沉悶的主題。】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