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能力對于申論分值提高至關重要。就重要性而言,國考、省考小題目分值占總分值三分之二左右,而小題目的分值提高關鍵在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掌握;就難易程度而言,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方法具有操作性與技巧性,屬于一學就懂,一用就起效的內容。歸根究底而言,申論就是考察考生對給定資料的準確把握,從而獲得給定資料核心思想的考試。因此,閱讀理解能力尤為重要。今天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好用的閱讀理解方法,希望對于考生分值提高助以綿薄之力。
一、要點那么多,哪個才是關鍵詞——善于劃分材料邏輯,從而把握關鍵詞
在作答申論過程中,考生往往有疑惑:要點那么多,抄寫哪一句才能獲得高分呢?我寫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差不多啊,怎么分值這么低呢?諸如此類問題,困擾著我們。那么,告訴大家,我們之所以這樣焦慮、質問,歸根結底是大家對于材料邏輯劃分不足。材料邏輯很多,怎么區分要點和要點的補充說明,主要采用“總分”邏輯劃分。
二、總分邏輯怎么使用?
(1)注意段落間的總分邏輯關系。
【例題】2017年國考副省級資料一
城市水系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加強水系綠化管護的同時,重點對連心河兩岸綠化水平進行提升。
對連心河沿線的重要部位,將進行高標準綠化整治,增加喬木數量;對河兩岸的一般綠地,將以種植灌木、彩葉樹及野花組合的方式,豐富綠化色彩,增加整個連心河綠地靚度。
水是影響植物生長的第一要素。考慮到S市干旱缺水的實際,為提升連心河沿線綠地管護質量,確保綠地澆灌到位,將在連心河沿線有條件的地方鋪設管道24萬米,實施噴灌澆水。
為進一步提升水系綠化管護水平,水系管理部門將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護轉變,通過獎優罰劣、末位淘汰等措施強化管護,著力打造“水系形象”。
——以上材料中,我們不難發現以下信息:
第一段是這個材料的“總”:其中關鍵要點為“加強水系綠化管護”與“提升綠化水平”。
第二段是“分”:圍繞“提高綠化水平”做了兩個舉措,用分號隔開。分號之前為舉措一“高標綠化整治,增加綠化數量”,分號之后為舉措二“豐富綠化色彩”。
第三段是“分”:圍繞“加強水系綠化管護”提出一個舉措“鋪設管道實施噴灌澆水”。
第四段是“分”:圍繞“加強水系綠化管護”提出一個舉措“水系管理部門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護轉變”。
因此,這則材料的最終內容可以歸納概括為:加強水系綠化管護與提升綠化水平。高標綠化整治,增加綠化數量,豐富綠化色彩,鋪設管道實施噴灌澆水,水系管理部門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護轉變。
(2)注意表明“總分結構”的關鍵詞、標點符號、內容等。
【例題】2017國考市地級資料二
城市,大都是因為水而興起,因水而繁榮、發展。絕大多數歷史悠久的城市,都是先有河,后有城,許多城市的歷史是沉淀在河道、湖泊、海濱和濕地上的。如北京城區所有的河流,幾乎都可以找到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古跡或典故;杭州城里的浣紗河,傳說是西施浣紗的地方。許多城市因水而建,也因水而具有“靈氣”。一些原本沒有水面的城市,為了創造生態景觀而人工修造出一系列的水面。如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葛里芬湖。葛里芬是一位美國的規劃師,他設計的堪培拉規劃方案在多個投標方案中勝出,按他的規劃修建的堪培拉是非常秀美的,尤其是中間的人工湖,雖為人工開挖,但卻利用了山谷地形,蜿蜒曲折,調節了城市內部的氣候,造就了堪培拉秀麗的景觀。所以,堪培拉市民就把這位設計師的名字作為這個城市湖泊的名字。
——以上資料中,按照表明“總分結構”的關鍵詞、標點符號、內容等,我們可以獲得以下信息:
按內容劃分:第一句話為“總”,即“城市,大都是因為水而興起,因水而繁榮、發展”。后面分為兩個具體要點,其一為“許多城市的歷史是沉淀在河道、湖泊、海濱和濕地上的”,其二為“許多城市因水而建,也因水而具有靈氣”。
按照核心詞劃分:出現了“如”,“如”字后面往往為舉例,那么這部分結構往往是“核心觀點+舉例說明”的結構。因此“如”之前為“總”,“如”之后為“分”。
因此,本段材料的核心內容為:城市因水而興起、繁榮、發展。因水而有歷史沉淀,因水而建。
(3)注意核心句的把握。
常見的核心句一般出現在:首句、尾句、中心句三種位置。
首句一般是總分結構;尾句一般是分總結構;中心句一般是承上啟下結構。
以上就是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對閱讀理解技巧的一些列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