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關鍵詞 輕松找對策
關鍵詞是分析申論材料的核心方法之一。在申論的千字材料中其實大多數的內容是可以剔除掉的,留下我們需要的內容其實并不是那么的多,常規型的申論材料組成主要就是圍繞著主題談現狀、原因、影響、對策,每一個部分也都有相應的關鍵詞與之對應。那么對策的關鍵有哪些呢?
有后對策的關鍵詞:應、應該、實施、建議、措施、舉措........
有表示對策的動詞:完善、建立、推進......
除此之外,領導的觀點、表示對策的結論性語言、專家學者的建議、政策文件等等。
看似簡單的作答技巧實則需要各位考生大量的練習,當能夠將這些關鍵詞作為分析材料的常態之時,才能夠說明這些技巧已經掌握。
二、分析需深入 間接推對策
申論材料中直接給出的對策對于大多數勤于練習的考生來說其實并不難尋找。但是即使是把所有直接對策都找到也并不意味著要點齊全,因為還有一些隱藏性的內容需要我們分析,而這一部分是考生的難點、重點。如何把要點踩全?這就需要考生們還要關注材料中的問題、原因、以及經驗教訓。
針對問題推對策。這是最常見的間接提對策情況之一。所謂針對問題提對策簡單來說就是正話反說。如有一問題:當前法律法規健全。那么對策就可以是: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針對原因推對策。跟問題一樣,都是正話反說。其實我們常說問題的原因,本質上其實也是問題,各位考生可以把原因理解為問題之前的問題,而影響為問題之后的問題。
針對經驗推對策。經驗就是成功的做法,如果想讓我們通過經驗推對策,那么材料一定會給出相應的案例,各位考生首要任務是把相關案例的做法尋找出來,然后按照符合我國國情的情況下推出對策。
針對教訓推對策。教訓就是失敗的做法。同樣是案例材料,做法確實錯誤的,那么我要吸取教訓,所以做法是反過來說。如日本曾出現環保錯位,即為發展經濟,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對于我國來說就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發展經濟。
三、對策沒找夠 自創幫你湊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字數不夠、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可以在合情合理符合材料的情況下自創一些對策。自創對策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
思想方面:宣傳、教育、輿論引導、培訓等
管理手段:行政、監督、績效考核、獎懲、財稅等
制度層面:長效機制、規則制度、法律法規等
技術層面:利用技術、設施
四、邏輯少不了 作答需思考
在去年省考申論中,提出對策相對新穎,并沒有像以前那樣更多需要考生從材料概括總結出對策,而是根據材料描述的核心問題自創對策。但如果僅是自創對策,那么這道題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問法中非常明確了“工作思路”,這也就意味著所有的要點不能簡單地羅列,而是根據一定的邏輯將要點合理的呈現出來,常見的邏輯是“事前準備”、“事中實施”、“事后總結”。
提對策題看似簡單、單獨考察頻率不高,但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能力。需要各位考生能夠認真學習。任何題型學習完理論過后并不等同于掌握,還需要各位考生大量做題掌握技巧,才能在考試的過程快速找出要點,建議各位考生應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切勿盲目學習,否則會影響學習效率,事倍功半。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