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寧夏公務員考試如約而至,莘莘學子踏進了考場,隨著申論考試的結束,這場大考終于落下帷幕。相信廣大學子都在圓夢的路上拼盡全力,也必將獲得自己心儀的成果。縱觀今年申論試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主題聚焦“傳統技藝”及脫貧攻堅 緊跟時代步伐
據考生回憶,2021年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A類)主題文章圍繞“讓傳統技藝‘活’好”展開,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客觀題主要圍繞“脫貧攻堅”中的三個側影展開。這主題非常切合考試大綱的要求,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要做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致敬“決勝2020”。“文化”已成為2021年考試的“寵兒”,如2021年國考的“有形與無形”、山東的“文化不再是后臺的配角已成為前臺的主力”,北京的“飲食風貌影響人的精神氣質”等。
二、材料以案例為主,易讀難寫
據考生回憶,2021寧夏公務員(A類)材料共4則,每則材料對應一道題目,作答范圍清晰,以案例材料為主,材料閱讀難度低。但要寫好寫出深度和廣度,難度也不小。比如材料4,以王陶然復活與創新古法造紙傳統技藝為主線展開,材料講解的做法較多,但要抽象概括出傳統技藝要“活”好,就要從創新技術、創新思路、創新模式、創新產品等方面展開就不容易。
同時,材料4最后提到:“目前,古鎮相關部門正在幫助‘青茂人家’規劃建設原料基地、生產區和體驗區。王陶然還計劃發揮之前在外學的釀酒技術,打造‘青茂酒’帶動更多家鄉群眾就近就地就業,一張紙,為青茂帶來了很多很多。”可以看出本文的著眼點不僅僅是文化的傳承,還涉及到決戰2020后,要繼續通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助力鄉村振興。脫貧容易,振興難。
分析材料壓力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今年申論(A類)的考試,更傾向于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尤其是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在壓力下穩定發揮的心理素質。
三、題型題量穩定,凸顯綜合能力考查
據考生回憶,2021寧夏公務員考試申論(A類)題目設置與往年基本保持穩定,共四題,題型為“分析+對策+貫徹+作文”的組合,屬于常規組合方式。
第一題為綜合分析題,請你根據“給定資料1”,談談對文中劃線句子“這是一輛開往春天的列車,為鄉親們帶來了溫暖與希望”的理解。
第二題為提出對策題,假如你是D縣,專項調研組成員,請根據給定資料二,梳理D縣基層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隊伍建設的建議。
第三題為貫徹執行題,C市準備召開社區校助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如果你代表N區在座談會上發言,請根據給定材料3,擬寫一份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
第四題為作文題目。根據給定資料4中提到“復活容易,活好難”,請你深入思考這句話,聯系實際展開聯想,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圍繞“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這句話寫一篇文章,考生需要聚焦“傳統技藝”主題,從讓技藝“活”下去、“活”好立論,重點描述“活”好!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整體來看,本次考試難度適中,緊跟時代步伐,考生如認真準備,必將獲得一個滿意的成績。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