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挪威、俄羅斯、土耳其7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10月29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強調,美國今年3月宣布的鋼鋁關稅措施并非基于“國家安全”考慮,實質上是保障措施,并要求設立專家組就此措施是否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定進行審查。
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旗下的云南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在昆明組織裝運的約64噸柴油,10月31日經中老邊境在老撾磨丁口岸移交老撾客戶。這是中國首次向老撾成批出口國產成品油。
3. “特朗普意圖廢除出生公民權引發政治風暴!薄懊绹簟10月31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特朗普的計劃引起美國兩黨議員、法界以及民眾的譴責和批評。
4. 阿里巴巴集團和盧旺達政府10月31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啟動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標志著這一倡議首次在非洲落地。
5. 經過長達半年的封島重建,菲律賓政府宣布長灘島10月26日重新開放。封島重建期間,菲律賓政府對長灘島進行了七大領域的改造,包括衛生情況、社會治安、道路交通、執法管理、民眾溝通,以及生態恢復。然而,重新開放之后的長灘島仍有著許多限制。
6. 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31日說,擬向美國與墨西哥邊境派遣1萬至1.5萬名軍人以應對中美洲移民潮。
7. 美國政府11月2日宣布,將于本月5日重啟對伊朗能源和銀行等領域制裁。這是美國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后重啟的第二批對伊制裁,屆時美國將全面恢復因伊核協議而解除的對伊制裁。
8. 即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前夕,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首都伊斯蘭堡接受中國媒體聯合采訪,對即將召開的進博會表示期待。
9. 據俄新社報道,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創四年來最高記錄,其中俄羅斯銀行成最大買家。
10. 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11月3日下午在平壤觀看了中朝文藝工作者首場聯合演出。金正恩對朝中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予以高度評價,感謝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中央派朝鮮人民喜愛的中國藝術家赴朝進行友好交流演出,表示訪問將有力促進朝中兩國文化藝術領域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鞏固朝中傳統友誼。
11. 歐盟、法國、德國、英國11月2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美國重啟針對伊朗石油及銀行業等制裁深表遺憾,承諾將繼續致力于執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并期待伊朗在這方面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12. 第二屆世界青年論壇開幕式11月3日晚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行。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名青年代表參加論壇。本次論壇將持續到6日。與會者將圍繞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為建設更好的埃及和非洲建言獻策。
13. 由中鐵二十局承建的蒙古國烏蘭巴托市雅爾瑪格立交橋11月2日竣工通車。蒙古國烏蘭巴托市公民代表會議(議會)主席阿瑪爾賽汗在通車儀式上表示,該立交橋是蒙古國首座互通式立交橋,其建成對烏蘭巴托市政建設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14. 11月5日,美國政府重啟對伊朗能源和銀行等領域制裁。這是美國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后重啟的第二輪對伊制裁,美國也將因此全面恢復因伊核協議而解除的對伊制裁。輿論分析指出,美國執意推進對伊“極限施壓”政策,勢必導致美伊關系進一步惡化,同時也給伊核問題以及中東地區前景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15. 據中國駐俄使館網站11月5日消息,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近日在接受俄媒體采訪時表示,2018年前8個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675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全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
16. 第三十八屆世界旅游交易會11月5日在英國倫敦開幕,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組織來自北京、廣西、寧夏、青海等19個省區市的50多家單位集體參展,受到旅游業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17. 就美國政府11月5日全面恢復對伊朗制裁,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當天“放話”,伊方將繼續出口原油、打贏這場“經濟戰爭”。
18. 沙特阿拉伯首座用于科學研究的核反應堆項目11月5日在首都利雅得動工,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埋下奠基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