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常識判斷 |
第 3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7 頁:數量關系 |
第 8 頁:判斷推理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第 1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類比推理。每道題先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相似或匹配的詞。
請開始答題:
101.《詩經》:詩集
A.《說文解字》:字典 B.《琵琶行》:戲劇
C.運動會:奧運會 D.國家:主權
102.知榮辱:明是非
A.列事實:說道理 B.通古今:辨真偽
C.知真相:曉法理 D.借友情:分遠近
103.海洋:海浪:沖浪板
A.泳池:浪花:潛泳 B.血管:血液:細胞
C.樹林:樹木:小鳥 D.天空:氣流:熱氣球
104.民法:法律:法官
A.榕樹:植物:園丁 B.母牛:奶牛:牧民
C.太陽:月亮:銀河系 D.學生:中學生:教師
105.分析之于( )相當于解答之于
A.思想 現象 B.問題 疑難
C.剖析 理解 D.邏輯 思考
四、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就能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請開始答題:
106.在某次學術會議上,有人發現:凡是認識李博士的人,張教授都認識;只要是有些人不認識的人,趙研究員全都認識;新參加會議的研究生小王不認識與會的任何人。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 )。
A.張教授與趙研究員相互認識
B.張教授認識趙研究員,但趙研究員不認識張教授
C.張教授與趙研究員相互不認識
D.張教授不認識趙研究員,但趙研究員認識張教授
107.德國經濟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當中受到的沖擊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小,主要原因是德國經濟建立在先進制造業的基礎上,德國的機械裝備和汽車制造業保持了很強的競爭力,一些人根據德國的例子得出結論:只有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一個國家的經濟才有高度的穩定性。如果以下各項為真,哪項能夠質疑上述結論?( )
A.某國制造業不發達,該國經濟一直動蕩不安
B.有些制造業不發達的國家在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小
C.有些國家保持長期經濟穩定,卻沒有發達的制造業
D.有些國家制造業很發達,但經濟并沒有長期保持穩定
108.只有巧干加實干,才能創造出驚人的業績。某公司的業務經理取得了非凡的業績,可見該業務經理實踐了巧干加實干。
下列哪個推理結構與上述推理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
A.如果一個人犯了罪,那么他就會受到刑事處罰,張某受到了刑事處罰,可見張某犯了罪
B.這種植物只有開花,才能結出果實,今年這種植物沒有開花,所以不會結出果實
C.只有通過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的人才能從事律師職業。小李從事律師職業,所以小李已通過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D.只有在特定的土質和氣候條件下,這種葡萄才能獲得好收成。現在這種葡萄沒有獲得好收成,說明這里沒有這種特定的土質和氣候條件
109.某基金經理按照以往經驗買甲、乙、丙、丁、戊、己六種股票:不同時買乙和丁;如果不買丁,那么也不買丙;或者不買甲,或者買乙;如果同時買戊和己,那么也買丙。據此,可以有四個推論:
(1)如果買丙,那么也買丁;(2)如果買甲,那么也買丁;(3)如果買乙,那么不同時買戊和己;(4)如果同時買戊和己,那么也買丁。
以上推理中,正確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