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本題中,盡管在“標的物”一欄只寫了“電機”兩字,沒有明確是直流電機還是交流電機,但甲、乙雙方連續幾年訂有買賣“交流電機”的合同,根據雙方達成的交易習慣,可以認定標的物應當是交流電機。甲方違反誠信履行義務,選項B為正確答案。
2.【答案】C。解析:甲、乙、丙、丁對該住宅樓享有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根據法律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因此ABD正確。四人對住宅樓不是共有關系,因此不存在優先購買權。
3.【答案】A。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內堆放建材并非必須,因此不能作為相鄰關系對待,只能由雙方通過合同設定地役權解決。因此A項應選。而甲修房時搬運建材必須通過乙家門前,此時的法律關系當屬于相鄰關系,因此乙無權阻止。選項C、D按照合同關系自然可以解決。
4.【答案】D。解析:《民法通則》第59條規定,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因此題中的行為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行為。
5.【答案】D。解析:根據《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依據該條規定,民法理論上的解釋是,法定代理人追認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合同之前,該行為的效力不是無效,也不是有效,而是效力處在待定狀態,其效力取決于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或拒絕。因此,應當選擇D項效力待定。A、B、C三項都不符合試題要求。
6.【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因此本題選D。
7.【答案】B。解析:狹義的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均屬于廣義的無權代理,其區別是:表見代理是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享有代理權。無權代理中的第三人一般不能舉證行為人享有代理權。本題中,乙廠能夠舉證張某享有代理權,因為張某持有蓋有甲廠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且乙廠為善意,張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其所訂立的合同有效。故本題選項為B。
8.【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49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9.【答案】D。解析:A項不具有牽連關系;B項不動產不得留置;C項不屬于合法占有動產。
10.【答案】C。解析:《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