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數量關系 |
第 2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3 頁:判斷推理 |
第 4 頁:常識判斷 |
第 5 頁:資料分析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31.【答案】B。
解析:文段通過對比中西方學界對于學術批評不同的表現,指出了中國學界在學術批評問題上存在的問題以及造成的危害。由“這對于中國學術界的整體發展和躋身世界一流都是非常有害的”可知。文段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即作者意在說明的是要改變如今學術批評領域存在的不正,F象。選項中圍繞“中國學術界”展開的只有B項.故當選。
32.【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介紹了先秦、唐、清等朝代的法律規定,由“重心是治吏治官”、“直接規范官吏的條文占條文總數的54.6%”、“律之外的格、式,全是針對官吏所立之法,令也與官吏直接相關”、“成文法的治吏規范越來越嚴密細化,處罰越來越重”可知,中國法治中普遍存在“重在治吏”的特點。本題答案為A。
33.【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近幾十年來各地城市精神宜居性越來越差的現狀及原因,然后指出精神宜居對建設宜居城市的必要性,最后給出了提升城市精神宜居性的措施,即加強城市文化建設。由此可知,文段圍繞“城市的精神宜居性”展開,與此相關的只有A、D項。D項“精神的宜居性更為重要”從文中無法得出,故排除。本題答案為A。
34.【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各國廢除死刑的緣由和國情存在差異,廢除死刑并不是刑罰人道、尊重人權、社會文明進步的唯一標志;然后否定了置本國法治需求與現實國情于不顧,死板地效仿廢除死刑國家的做法。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死刑的存廢問題上要尊重各國的國情,與此相符的為D項。
35.【答案】B。
解析:由文段中“專業的歷史研究無法回應社會急切需求,無法應對迅即出現的許多新問題”可知,“無法應對迅即出現的新問題”的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而非“草根史學”。B項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故本題答案為8。
36.【答案】D。
解析:“但是”引導了文段的重點,即過度的恐慌會導致比事件本身更嚴重的損失,由此可知文段強調的是人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不應過度恐慌,而應該保持穩定的心態,D項為正確答案。A項說法本身沒錯,但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B項“人們的損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說法有誤;文段強調的是過度恐慌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危害與損失,不是完全告誡人們不必恐慌,且“其實不必慌張”的說法也不現實,故C項有誤。
37.【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學歷的高低決定著網民對信息的判斷能力”,接著說明了學歷高低與信息判斷力二者的關系。由文段中“也就是:”可知,“網民學歷越低,其信息判斷力就越弱,表達自身意見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是對橫線處內容的解釋。由此可知。A項最恰當。
38.【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否定了生物上的完美,由此引出科技上的完美,而完美之所以被假定為科技的目標,其根源就在于對缺陷的忽略。由此可見,文段著重強調的便是“缺陷”,C項當選。
39.【答案】C。
解析:文段先提出在健康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不能無止境地侵蝕農村,接著以發達國家的經驗驗證農村的價值。最后提出與周邊農村的關系和諧與否是考察城市發展是否健康的標志。文段尾句為主旨句,C項表述與此相符,為正確選項。
40.【答案】C。
解析:①、③、⑤句說的是玉樹的地理位置,②、④句說的是這里落差大的特點,⑥句說的是這里的氣候特點,這三部分內容應各自成體系,據此排除B、D項。再依據通常的論述習慣,介紹一個地方一般先介紹其地理位置,然后才是其他特點,故⑤應排首句,本題選C。
41.【答案】B。
解析:由“實際上,我們有意識去做的大多數事件,……都是對大腦默認模式下基準神經活動的背離”可知A、C兩項的表述是錯誤的;D項文中并未涉及,屬無中生有,排除。本題答案為B。
42.【答案】C。
解析:第一句概括了大亞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具體說明大亞灣的繁榮,兩者有著因果聯系。A項只是介紹了大亞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太片面。B項介紹了大亞灣的工業和旅游項目,不合題意。D項說大亞灣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太籠統,沒有表達出這段話的意思,所以應選C項。
43.【答案】C。
解析:材料引用劉侗《帝京景物略》的記載說明“龍抬頭”的來歷。后面幾句話是對所引劉侗書中那句話的解釋。因此,正確答案為C。
44.【答案】C。
解析:作者先由哲學教學方法的誤區引出問題:哲學究竟有什么用?接著指出這一問題難倒了無數哲學教授。最后提出德波頓的書實實在在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即哲學能治療心病。可見,文段前面的內容皆是為引出德波頓的書所做的鋪墊。D項“哲學是一付絕好的心藥”是德波頓書中的觀點。
45.【答案】C。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紹了“管理不確定性”這一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句即提出觀點:“管理不確定性已經并將長期成為折磨企業的一種‘慢性疾病’”,接著舉例進一步闡明了中心觀點。A、D兩項均未提到“管理不確定性”這一關鍵信息,排除。B項“使企業面臨滅頂之災”表述過于絕對,與“慢性疾病”的特點不符,排除。本題答案為C。
46.【答案】B。
解析:由文章第一段中“單個漢字的書寫多遵循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可知,并非所有漢字都遵循這樣的書寫規則,B項以偏概全,不符合原文,當選。
47.【答案】A。
解析:A項從語義上講,是沒有錯誤的。但它不是題干所提薊的“理由”,因為根據文章第二段可知.真正的“理由”都是與書法藝術的線性特征有關,本項不是線性特征的內容。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48.【答案】D。
解析:由文章第三段中“書法創作中的諸多技法規定,諸如方圓、藏露、曲直、俯仰、疾徐等等,便可以在線性的運動中找到產生的根據……”可知,D項將“技法規定”和“線性運動”二者的關系顛倒,不符合原文意思。故正確答案為D。
49.【答案】C。
解析:由②句的“因此”可知,此句內容是對前文的總結,應當放在段尾起概括升華的作用,排除A、B兩項。由①句的“甚至”可知,其與前句構成遞進關系,①句指出書法與藝術沒有必然的關系,③句說明書法與造型藝術之類屬是錯位的,故①應跟在③后面,由此可排除D項。故正確答案為C。
50.【答案】D。
解析:分析文章內容可知,所填詞語所在句子的前后兩分句應表示遞進關系,排除表示并列關系的A、B兩項。C項關聯詞語搭配不當,可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
51.【答案】B。
解析:圖形外部多邊形邊數+內部黑點數=9,只有B項符合。
52.【答案】C。
解析:題干圖形都是豎直對稱圖形,且都沒有形成封閉區域。
53.【答案】D。
解析:從每行來看,后兩個圖形的小圖形重新組合可得到第一個圖形。
54.【答案】C。
解析:在第一組圖形中,小三角形在大方塊中依次順時針移動,且自身逆時針旋轉90°,小圓圈在大方塊中依次逆時針移動;第二組圖形有類似規律,月牙每次順時針移動,且自身逆時針旋轉90°,方塊依次逆時針移動。選項中只有C符合。
55.【答案】B。
解析:A中,上面的斜線方向錯誤;C中,上面的斜線方向錯誤;由題圖可知,D中的上面和右側面應是相對的:B正確,三面的位置關系和題圖相符。
56.【答案】A。
解析:融資的定義要點是:①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采取的貨幣交易手段;②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采取的貨幣手段。只要滿足這兩個要點之中的一個就屬于融資。A項小張買小轎車屬于支付的購貨款,不符合要點②,雖然找父母借了3萬元,但沒有采取貨幣交易手段,不符合要點①,因此兩個要點都不符合,不屬于融資;B項符合要點②;C項和D項都符合要點①。故答案選A。
57.【答案】B。
解析:共生營銷的定義要點是:①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②通過分享市場營銷中的資源;③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目的。A項不符合要點②;B項符合定義要點,屬于共生營銷;c項某物流公司只是一個企業,不符合要點①和②;D項不符合所有要點。故答案選B。
58.【答案】D。
解析:社會工作的定義要點是:①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②助人。A、B、C三項均沒有運用科學知識.不符合①;D項心理學是科學知識,講解知識是助人行為,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59.【答案】A。
解析:題干給出了兩個定義,提問涉及的是“外在經濟”,因此只需要分析“外在經濟”的定義要點。外在經濟的定義要點是:①整個行業規模擴大;②個別廠商的收益增加。A項稀土行業的發展帶來一些開采企業的收益增加,符合定義;B項不符合①;C項某手機生產商的收益沒有增加,不符合②;D項國際油價的攀升不是行業規模擴大,不符合①。故答案選A。
60.【答案】B。
解析:扎根理論的定義要點是:①沒有理論假設;②上升到理論。A項和c項都已經有了理論,不符合①;D項改進設備不是一種理論,不符合②;B項符合定義要點。故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