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16、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在分解水的過程中把多余的氧放出來,沒有這位“偉大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地球上就會鋪滿了叫人窒息的二氧化碳,而大氣里的含氧量也不會由原始的0.5%增長到現在的21%,當然也就不可能使地球變成一個像今天這樣生機蓬勃的行星了。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光合作用的過程
B.光合作用的功能
C.光合作用吸收了地球上讓人窒息的二氧化碳
D.沒有光合作用分解的氧氣,地球這顆行星上將沒有生命存在
17、我國目前的“民工荒”問題,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經濟學勞動力市場理論和就業理論,更不能把這些理論當作經濟政策的指向。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的特殊性和企業生產結構的同質化傾向,企業不可能迅速調整生產率以使勞動力邊際產品價值等于勞動力價格,并通過價格調整來實現均衡就業。在我國今后經濟結構的調整過程中,勞動力需求的變化不僅是數量上的,也是結構上的,金融危機影響作為促使我國經濟結構做出調整的一次契機,也對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產生了巨大影響。只有經濟結構調整好了,我國的就業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西方經濟學勞動力市場的理論不能解釋我國目前的“民工荒”問題
B.調整經濟結構是解決“民工荒”問題的根本途徑
C.金融危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契機
D.我國急需調整經濟結構,來促進經濟騰飛
18、作者的不盡之意,弦外之音,還須知音的讀者憑想象去領悟,無盡之意正是讀者通過想象和回味得到的。假如讀者缺乏想象力,便無法領悟這種言外之意,甚至連題中應有之意都可能看不出來。正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對于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有時,作者還沒有捕捉到的東西,讀者不知怎么先捕捉到了,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才捕捉到一個,讀者卻捕捉到一千個了,看來讀者的想象力決不在作者之下。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 )。
A.讀者的想象力可以挖掘出作品的無盡內涵
B.讀者的想象力比作者還強
C.作者寫出了一個哈姆雷特,讀者卻讀到了數千個哈姆雷特
D.讀者和作者在闡釋作品的過程中,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9、文化產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離不開網絡等新型傳播方式。美國電影《2012》創造了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其亮點是500多項壯觀的特效場面:火山噴發時的無比艷麗、地面斷裂時的驚心動魄……每一次特效場面給人的震撼從視覺直達心理;而正是超過125臺搭載了美國英偉達公司交互式圖形處理技術的工作站使得這些災難場面惟妙惟肖。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明( )。
A.電影《2012》獲得了空前的票房收入
B.電影《2012》的特效場面帶給了觀眾震撼的效果
C.電影的成功歸因于讓場面形象生動的圖形處理技術
D.文化產業跟信息技術、網絡傳播方式密不可分
20、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
A.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橫波產生的大振幅晃動
B.地震極震區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動
C.山區發生地震就會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