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行為中不屬于行政行為的是( )。
A. 某國家機關為建住宅樓與某建筑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B. 某層技術監督局對所轄境內某化式廠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的行為予以處罰
C.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根據延關系人申請,宣告某專利權無效
D.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頒發營業執照
答案是A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不屬于”行政行為的一項。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某國家機關為建住宅樓與某建筑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屬于平等的民事主體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屬于行政行為的范疇。故正確答案為A。
2、下列做法符合《政府信息公開條列》的是( )。
A. 甲縣規定,鄉、鎮的政府信息統一由縣政府負責公開
B. 乙省不允許本省內各級行政機關提供政府細細時收取任何費用
C. 丙區規定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或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
D. 丁市政府在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詢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答案是D 解析:根據該條例第4條,應指定機構負責公開,A錯誤;根據第27條,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能收取其他費用,所以B錯誤;根據第十四條,需要公開信息需要報有關部門及保密部門確定,不能自己更新,C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3、某企業2008年收入總額為5000萬,為“5.12”汶川地震災區先后捐款共計1000萬,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捐贈的1000萬應當從納稅所得額中全部扣除
B. 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C. 為了避免企業以捐贈方式逃稅,捐贈部分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D. 捐贈部分是否從應納稅中扣除,以及如何扣除,要看該企業是中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
答案是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三條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故B。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我國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不包括( )。
A.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檢察院
D.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答案是C 解析: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主要包括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在縣、市、市轄區應當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各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庭負責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工作。故正確答案為C。
5、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福利經濟政策,國家參與國民收入的再分配過程,使社會上“弱勢群體”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極端貧困的現象。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一政策源于( )。
A. 工業革命以來的生產社會化
B. 羅斯福新政中的社會福利措施
C. 二戰后的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D. 歐共體勞務、資本的自山交流
答案是B 解析:福利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創辦并資助社會公共事業,實行和完善一套社會福利政策和制度,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以調節和緩和階級矛盾,保證社會次序和經濟生活正常運行,維護壟斷資本的利益和統治的一種方法。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孕育了世界大戰,但也催生了英國的“人民預算”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在戰爭廢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后被泛稱為“福利國家”。故正確答案為B。
6、下列不屬于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措施是( )。
A.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B. 發行央行票據
C. 買進政府債券
D. 提高再貼現率
答案是C 解析:貨幣政策一般分為緊縮性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給來降低總需求水平,而擴張性貨幣政策恰好相反。A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可用于貸款的資金減少,市場貨幣供給減少,從而投資需求下降,因此屬于緊縮型貨幣政策。B項,發行央行票據,可以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降低它的信貸能力,從而降低投資需求,因此也屬于緊縮型貨幣政策。C項,買進政府債券,可以增加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擴大它的信貸能力,從而擴大投資需求,因此屬于擴張型貨幣政策。D項,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獲得的資金減少,市場貨幣供給減少,從而投資需求下降,因此屬于緊縮型貨幣政策。故正確答案為C。
7、國家財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 )。
A. 收費收入
B. 稅收
C. 國有資產收益
D. 債務收入
答案是B 解析:稅收是政府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憑借其政治權利并按照特定的標準,強制、無償的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它是現代國家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故正確答案為B。
8、下列關于外匯儲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可以用來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B. 規模越大越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內外均衡
C. 是實現國民經濟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D. 可以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穩定
答案是B 解析:外匯儲備,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并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于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并非越多越好。故正確答案為B。
9、科學管理學派的核心思想是指導人們用科學理性的思維來進行管理,它的奠基人“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提出要使管理走向科學化。以下哪項不是泰勒的觀點?
A. 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效率
B. 為工作挑選一流的人員
C. 實行標準化管理
D. 重視人的因素,改進領導方式,強調工業民主和管理科學人性化
答案是D 解析: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經濟學家。他在其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主要觀點包括:①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效率,②為提高效率,必須挑選一流員工,③只有實行標準化管理,使工人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A、B、C都是泰勒的管理學觀點。D項是亨利・甘特提出的管理學理論,不是泰勒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D。
10、《三國演義》開篇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這句話未必準確,因為( )。
A. 事物的發展需以條件為前提
B. 事物的本質不以時間為轉移
C. 事物的質變是從量變開始的
D. 矛盾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答案是B 解析:“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表明時間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本質原因。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內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并不以時間為轉移;只有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發生質的嬗變,事物才會發生變化,B表述正確。故正確答案為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