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1年――2005年,西班牙研究與發展經費的年平均增長率為( )。
A. 22.5%
B. 50.1%
C. 122.5%
D. 150.1%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2、表中所列國家中,2003年研究與發展經費最多的國家是( )。
A. 日本
B. 新加坡
C. 美國
D. 德國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直接查找表格可知美國最高,為2924.37。
故正確答案為C。
3、2005年中國研究與發展經費占GDP的比重,比2001年提高了約多少個百分點?( )
A. 0.9
B. 3.8
C. 0.4
D. 1.3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得298.98/22343-125.95/13248≈300/22500-126/12600=1/300=0.33%,C最接近,故正確答案為C。
4、2003年,加拿大GDP在表中所列國家中的排名為( )。
A. 第六
B. 第七
C. 第八
D. 第九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根據表格可知,比加拿大高的有七個國家,排第八。
故正確答案為C。
5、2001年,研究與發展經費占本國GDP的比重最高的國家是( )。
A. 西班牙
B. 以色列
C. 美國
D. 芬蘭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西班牙為55.72÷6091<1%,以色列為56.50÷1186>4%,美國為2778.20÷100789<3%,芬蘭為41.33÷1252<4%,故以色列最高。故正確答案為B。
6、
三大經濟圈中,201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幾個?
A. 0
B. 1
C. 2
D. 3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第二、三產業三地區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第一產業只有珠三角地區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所以三大經濟圈中,201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個,故正確答案為B。
7、2010年,珠三角地區第二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
A. 3.72%
B. 5.76%
C. 4.74%
D. 6.78%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2010年,珠三角地區第二產業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0.4%,地區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9.4%,所以珠三角地區第二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4%×9.4%≈50%×9.8%=4.9%,故正確答案為C。
8、2010年地方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經濟圈是( )。
A. 長三角
B. 珠三角
C. 京津冀
D. 以上皆非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全國平均水平=全國財政收入/全國生產總值,題干的意思即是 地方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全國財政收入/全國生產總值,則題干相當于要求地方財政收入/全國財政收入 <地區生產總值/全國生產總值,即地方財政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圖2可知,只有珠三角的財政收入比重<生產總值比重,故正確答案為B。
9、2010年,京津冀經濟圈的哪一經濟指標值居三大經濟圈之首?
A. 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
B. 進出口貿易額占全國比重
C.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D. 第一產業值增長速度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從圖2中可知,京津冀經濟圈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排名第二,進出口貿易額占全國比重排名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排名第一,第一產業值增長速度排名第三,所以2010年,京津冀經濟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居三大經濟圈之首,故正確答案為C。
10、能夠出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
A. 產業結構越向第三產業傾斜的經濟圈,進出口貿易額增長越迅速
B. 地區生產總值越高的經濟圈,其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越低
C.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越高的經濟圈,進出口貿易額越高
D. 固定資產投資越高的經濟圈,實際利用外資額越低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A項: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大到小順次為京津翼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進出口貿易額增長速度從大到小順次是京津翼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A正確;
B項:地區生產總值從小到大順次為長三角地區、京津翼地區、珠三角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從大到小順次是京津翼地區、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B錯誤;
C項: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大到小順次是長三角地區、京津翼地區、珠三角地區,進出口貿易額從大到小順次是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京津翼地區,C錯誤;
D項:固定資產投資從小到大順次為長三角地區、京津翼地區、珠三角地區,實際利用外資從大到小順次是長三角地區、京津翼地區、珠三角地區,D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A。
11、
2007年我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勞動力需求人數比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多( )。
A. 75%
B. 133%
C. 176%
D. 198%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從圖中找出數據,(1.4-0.6)÷0.6≈133%。故正確答案為B。
12、2007年勞動力需求最少的五個行業的勞動力總需求占我國勞動力總需求的比重是( )。
A. 2.8%
B. 3.0%
C. 3.5%
D. 3.7%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2007年勞動力需求最少的五個行業分別是:國際組織0.1%,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0.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0.6%,教育0.8%,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9%,合計為3%。故正確答案為B。
13、下列關于2007年我國勞動力需求構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需求最多的三個行業的勞動力總需求超過了我國勞動力總需求的50%
B. 農、林、牧、漁業勞動力需求占我國勞動力總需求的比重為2.7%
C. 建筑業的勞動力需求人數是采礦業的4.3倍
D. 房地產業的勞動力需求人數比金融業多1.5%
正確答案是D
解析
觀察圖中數據,需求最多的三個行業為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總和為29.1%+16.2%+10.6%>29%+16%+10%=55%,即超過了50%,A說法正確;
直接讀取圖中數據,農林牧漁勞動力需求為2.7%,B說法正確;
讀取圖中數據,建筑業勞動力需求為4.7%,采礦業為1.1%,4.7%÷1.1%≈4.3倍,C說法正確;
讀取圖中數據,房地產業的勞動力需求比重為3.4%,金融業為1.9%,則前者比重比后者多3.4- 1.9=1.5個百分點,人數比后者人數多(3.4%-1.9%)÷1.9%=15÷19≈80%,D說法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D。
14、將2007年我國各行業的勞動需求按從多到少排序,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兩個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差距與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兩個行業的勞動力需求差距的比值是( )。
A. 1.9
B. 2.1
C. 2.3
D. 2.5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排在勞動力需求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制造業29.1%,批發和零售業16.2%,住宿和餐飲業10.6%,差值依次為12.9和5.6,二者的比值為12.9÷5.6.≈2.3。故正確答案為C。
15、2007年我國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勞動力需求占勞動力總需求的比重之差是( )。
A. 33.6%
B. 36.2%
C. 38.9%
D. 39.2%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第一產業勞動力需求為2.7%,第二產業為1.1%+29.1%+1.4%+4.7%=36.3%,二者之差為33.6%。故正確答案為A。
16、
2002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高出世界煤炭消費比重多少個百分點?
A. 9.8
B. 10.2
C. 39.1
D. 66.1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中國煤炭消費比重高出世界煤碳消費比重為:66.1%-27%=39.1%,故正確答案為C。
17、2002年中國能源消費構成中,占主導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氣
D. 水電
正確答案是A
解析
從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圖可以看到煤炭所占比例最大,為66.1%,故正確答案為A。
18、在國際上今后我國應著重保障( )的可靠、合理和穩定的供應。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氣
D. 水電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占主導,而石油在中國的能源消費構成中占第二,所以,在國際上,今后我國應著重保障石油的可靠,故正確答案為B。
19、2002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圖中沒有核能這一項,其中原因最可能是( )。
A. 2002年前中國還沒有建立核電站
B. 核能消費可能產生污染,所以,不使用核能
C. 2002年中國的核能消費比重可能太小,沒有列入
D. 中國的能源儲備豐富,暫時不需要使用核能
正確答案是C
解析
1991年中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建成,因此A項錯誤;核能相對煤炭等污染小,因此B項錯誤;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應加快發展核能,因此D項錯誤;綜上所述C 項是最可能的原因,故正確答案為C。
20、2002年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占主導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氣
D. 水電
正確答案是B
解析
從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圖可以看到石油所占比例最大,為40%,故正確答案為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