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 |
第 4 頁:判斷推理 |
第 9 頁:常識判斷 |
第 11 頁:演繹推理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21孩子的零用錢多半是父母給的,目的是要讓他們有機會學習自己管理金錢,但有些小朋友會認為父母給零用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最好不要孩子一伸手就給零用錢,應該視需求的必要性而定,當他們有花費需求時,一定要了解這些需求的原因,衡量有必要性再給,否則孩子若發現要零用錢是容易的事。便會養成好逸惡勞的個性,將來恐怕會吃不了苦,更嚴重的,甚至會為了錢而誤入歧途。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的是:
A.父母應教育孩子學會珍惜零用錢
B.父母要恰當地給予孩子零用錢
C.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零用錢
D.父母應讓孩子意識到掙錢不容易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文段主要圍繞孩子的零用錢展開,“所以”引導的句子為中心句,即父母在給孩子零用錢時.應了解花費需求并衡量其必要性,也就是說要恰當地給予孩子零用錢。本題答案為B。
22近年播出的一些歷史劇中,常識錯誤屢見不鮮,出現這些錯誤固然可笑甚至可恨,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隨著網絡的發達,網民的“糾錯”能力越來越強、“糾錯”影響也越來越大。假如影視劇的創作人員引以為戒,相關部門能夠加大監管力度,影視劇出版方能夠及時改進的話,一個嚴謹的影視劇創作環境說不定會在等著我們,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出現錯誤后修改也是學習的一種途徑,否則只會以訛傳訛。
文段意在說明的是:
A.歷史劇暴露錯誤是普及常識知識的一個途徑
B.網民“糾錯”有助于營造嚴謹的歷史劇創作氛圍
C.轉變觀念積極看待歷史劇的常識錯誤
D.借助網絡“糾錯”力量引導媒體傳播準確的歷史知識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一些歷史劇出現常識錯誤固然可笑,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一件好事。接著解釋“是一件好事”的原因——網民“糾錯”能力加強,如果相關部門善用則有助于營造嚴謹的影視劇創作環境,且修改錯誤亦是學習的途徑。綜合可知,正確答案為B。A項明顯錯誤,C項菲主旨所在,D項“媒體傳播”與文段論述的影視劇這一主體不符,且借助網絡“糾錯”力量意在營造嚴謹的歷史劇創作氛圍,而非單純地準確傳播歷史知識。
23長期以來.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屢打屢犯,層出不窮,以至于民眾人心惶惶,甚至驚呼“找不到可以放心吃的東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法律發力不夠,懲處力度偏輕,涉案人員所付出的代價,和其造假、摻假所獲得的利益不成比例,高舉輕放般的懲處非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法律震懾作用,反倒在客觀上令其他造假者有恃無恐,令社會食品安全問題久治不愈。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一項是:
A.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無小事
B.嚴厲執法.治標又治本
C.維護食品安全,還公眾一個放心的“飯碗”
D.維護食品安全,還需法律發力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文段強調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在于“法律發力不夠,懲處力度偏輕”,故其標題必須包括食品安全和法律懲處兩方面的信息。A、C項未提及“法律”,B項忽了食品安全這一主題,均可排除。本題答案為D。
24PM2.5是空氣質量的一個極關鍵指標,可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我們的空氣質量監測一直只檢測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PM10),未將PM2.5納入,而實際上,PM10大多難以穿越人體的防御系統進入到體內,遠比PM2.5危險性小。我們城市中常見的灰霾天氣,PN2.5往往是主因,這些還不到頭發絲粗細1/20的顆粒物,它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有重要影響。不僅如此,PM2.5堪稱人體健康的一大殺手,它成分復雜,多含有毒有害物質,由于顆粒太小,它能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從而引發包括心臟病、動脈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種疾病。
根據這段文字,理解不正確的是:
A.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大于2.5微米的顆粒物
B.PM2.5比PM10更容易導致城市出現灰霾天氣
C.PM10對空氣質量有影響而對人體無害
D.應盡快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監測范圍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由PM10的定義可推斷PM2.5是指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A項正確。由“我們城市中常見的灰霾天氣,PM2.5往往是主因”可知,B項正確。由首句“可遺憾的是”這一語氣可知,未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監測的做法是不恰當的,D項正確。由“PM10大多難以穿越人體的防御系統進入到體內,遠比PM2.5危險性小”可知,PM10對人體也有一定危害,只不過比PM2.5小而已,故C項說法錯誤。本題答案為C。
25應該說,政策作為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在預防和糾正市場盲目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像人生病一樣,清熱解表的藥只能收到退燒降火之功效,要真正除去病根使其不再發作,必須先找到病源,所謂治標還需治本。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的曲折變化,其實已顯示出單靠政策刺激,高增長難以繼續維持。因此,面對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首先要做的不應該是倉促出臺政策以刺激市場的表面興奮,而是要從改革體制機制方面著手,排除阻礙經濟轉型的種種不利因素。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經濟增長不能僅靠政策“刺激”,須從改革機制人手
B.刺激政策能維持短期的經濟增長,卻會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C.刺激政策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須善用而不能濫用
D.經濟發展要遵循自身的規律.外部的政策刺激有害無益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文段首先肯定了政策的積極作用,然后以“然而”進行轉折,說明單靠政策刺激.高增長難以持續,最后以“因此”進行總結,闡述了面對經濟放緩應采取的對策,即要從改革體制機制方面著手.而不是倉促出臺刺激政策。B項的“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屬過度引申,文中沒有體現。C項“善用”文中沒有體現.而且此項未突出“改革機制”這一治本的措施。D項“有害無益”表述錯誤,文段首句即肯定了政策的積極作用。本題選A。
26任何美的東西的美.都隨著人們對現實的審美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當美的東西與人處在某種關系當中,它是美的;處在另外的關系當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種美。例如西湖,當晴光瀲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時候,條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又如杜甫寫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時的雨可以說是美的。可是當杜甫寫道:“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這時的雨,你又能說是美的嗎?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美與人的審美觀有關
B.美的東西是自相矛盾的
C.美的東西是變化的
D.美的東西是相對的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分析題干可知,文段的論述中心是“美的東西”,A項說的是“美”,排除。文段的首句是中心句,其后對中心句進行了闡述,最后以“西湖”和杜甫詩中的“雨”為例論證首句,分析首句結合例證可知,文段說的是美的東西是相對的。故本題答案為D。
27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伴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人們對“質量”概念研究的深入,研究生教育質量這個曾經一度不證自明的概念,卻在今天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復雜性。事實上,研究生教育質量是一個多維概念,它是政府、高校、社會、研究生等主體根據自身的需求對研究生教育系統、單元及其從事各項活動過程與結果的價值判斷。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從不同維度也會得出不同的判斷結果。
對以上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研究生教育質量是一個多維的概念
B.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
C.研究生教育質量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復雜性
D.對研究生質量的評價需多維度考量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文段首先由質量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引出研究生教育質量這一概念.然后以“事實上”表明自己的看法,即研究生教育質量是一個多維概念,不同主體從不同維度出發會得出不同的判斷結果。B、C項只是文段的部分內容,排除。D項“研究生質量”的表述不正確,文段說的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本題答案為A。
28伴隨著全球能源與環境以及氣候變化的問題日益突出,空間太陽能重新引起美國等國家的興趣。從長期來看,空間太陽能能夠使人類減少對有限的化石能的依賴,也是替代核能大規模擴散使用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空間太陽能將帶來空間利用和探索的新時代。如果成功開發利用.將可能改變全球能源經濟和能源外交的游戲規則,減緩圍繞能源資源的利益爭奪和沖突。改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擁有空間太陽能開發利用能力將給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國家安全帶來巨大回旋空間。
對以上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各國爭相開發空間太陽能的原因
B.開發利用空間太陽能的重大意義
C.空間太陽能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D.空間太陽能對全球政治格局的影響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文段共五句話,第一句為引子,引出空間太陽能;第二、三句說明空間太陽能對人類能源利用和空間利用的意義:最后兩句說明空間太陽能對世界政治格局及單個國家的影響。故全段主要講的是開發利用空間太陽能的重大意義,即B項。文段只說“引起美國等國家的興趣”,A項“各國爭相”的表述不準確,排除。C、D都只是空間太陽能意義的一個方面,不夠全面,排除。本題答案為B。
29以就業率調整招生計劃,讓就業不好的專業少招生,有助于減輕相關方向學生的產出和
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危機。但另一方面,以就業率調整招生計劃又帶有明顯的市場經濟特點。
應該看到。教育是育人的產業,具有自身的特殊屬性,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簡單商品生產具有根本性不同。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以市場就業作為招生的計劃和導向,只會陷入市場經濟的庸俗化境地。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需要長期積累,不可能像普通的商品一樣臨時產出。
作者對“以就業率調整招生計劃”的觀點所持的態度是:
A.支持這一觀點,因為它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有助于增加就業
B.有保留地支持這一觀點,并對由此可能引發的問題進行了提示
C.看不出作者的態度,文段只就這一做法的利弊進行了客觀評述
D.不贊同這一觀點,因為它違背了教育的屬性,會使教育變得庸俗化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文段第一句指出了“以就業率調整招生計劃”對相關專業學生就業的促進作用,接下來“但”字筆鋒一轉,重點闡述了其對教育的危害。由“以市場就業作為招生的計劃和導向,只會陷入市場經濟的庸俗化境地”可知,作者對這一觀點是持不贊同態度的。與此相符的為D。
30當互聯網一夜走紅,BBS、博客、微博漸次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它帶給人們最大的觀念沖擊就是,在這里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話語權,不再有高下尊卑,不再有精英和草根之分,每個人都是能獨立思考、有獨特認知的個體,每個人的自我都格外彰顯。這似乎已經成了網絡思維的潛規則,在網絡世界浸潤的網民早已經習慣這種觀念。透明、自由、平等是互聯網的應有之義,也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那些隨著互聯網一起崛起的企業,更應該讓這種觀念深入骨髓。
文段意在說明的是:
A.透明、自由、平等應成為互聯網企業的運行宗旨
B.透明、自由、平等是互聯網的應有之義,也是應極力提倡的
C.平等的話語權、能獨立思考是網民沉迷網絡的原因
D.互聯網環境的維護網民和互聯網企業都應盡到自己的責任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文段詳細說明了互聯網的應有之義——透明、自由、平等,最后通過“那些隨著互聯網一起崛起的企業.更應該讓這種觀念深入骨髓”說明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將互聯網的應有之義作為企業自身的運行根本,故A項符合文意。文段主要強調的是企業的宗旨、責任,而非“網民和企業”,故排除D項。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