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指導
和差倍比問題是研究不同量之間的和、差、倍數、比例關系的數學應用題,在數學運算中比較容易理解。但此類問題對計算速度和準確度要求較高,考生在平時復習中,應注意培養自己的速算能力。
按照考查形式,和差倍比問題可以分成兩大類:即和差倍的數量關系和比例關系。其中利用比例問題的基本公式,還可以幫助解決隱含對應比例關系的行程、工程問題。
一、明確和差倍的數量關系
和差倍問題并沒有統一的背景概念,通常題干敘述一些條件之間的關系,包括:和倍、差倍、和差關系三種。
1.和倍關系:已知兩數之和與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
和÷(倍數+1)=較小數
【示例1】師、徒兩人共加工105個零件,師傅加工的個數比徒弟的3倍還多5個,師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個?
解析:根據題意,徒弟加工的少,可將徒弟的看成1倍量。
畫出示意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如果師傅少加工5個,則兩人加工的總數少5個,變為100個,這時是整數倍,一共有1+3=4倍。1倍量=100÷4=25,即徒弟加工了25個。師傅加工了105-25=80個。
2.差倍關系:已知兩數之差與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
差÷(倍數-1)=較小數
【示例2】兩塊同樣長的花布,第一塊賣出31米,第二塊賣出19米后,第二塊是第一塊的4倍,則第一塊花布原有多少米?
解析:已知兩塊花布同樣長,由于第一塊賣出的多,第二塊賣出的少,因此第一塊剩下的少,第二塊剩下的多。將第一塊剩下的看成1倍量,畫出示意圖:
所剩的布第二塊比第一塊多31-19=12米。又知第二塊所剩下的布是第一塊的4倍,根據差倍公式,差÷(倍數-1)=1倍量,可知第一塊所剩布的長度為12÷(4-1)=4米,則第一塊布原有4+31=35米。
3.和差關系:已知兩數之和與差,求這兩個數。
(和+差)÷2=較大數 (和-差)÷2=較小數
【示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圖書160本,且甲班的圖書比乙班多20本,甲乙兩班各有多少本圖書?
解析:乙班書較少,將乙班的書看成1倍量,則甲班的書減20本等于1倍量,從而有 1+1=2倍量=160-20,所以1倍量為(160-20)÷2=70,即乙班有圖書70本。
也可將甲班的書看成1倍量,則乙班的書+20本=1倍量,從而1+1=2倍量=160+20,所以1倍量為(160+20)÷2=90本,即甲班有圖書90本。
二、比例問題
比例問題是指分量與總量的比較,或者是分量之間的比較。因此,解決比例問題的關鍵是找準各分量、總量以及分量與總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再根據對應的公式進行求解。
基本公式:分量÷總量=所占比例,分量÷所占比例=總量,分量=總量×所占比例
解題時,需注意兩點:
(1)題干中,如果有明顯的等量關系,且算術方法思路復雜時,可用方程法去解。設未知數時,要注意結合比例關系,避免分數的出現。
(2)根據題干數字特征,尤其是遇到含分數、百分數的題,可結合選項排除。
【例題1】
解析:此題答案為A。
【例題2】甲、乙、丙、丁四個隊共同植樹造林,甲隊造林的畝數是另外三個隊造林總畝數的 ,乙隊造林的畝數是另外三個隊造林總畝數的 ,丙隊造林的畝數是另外三個隊造林總畝數的一半。已知丁隊共造林3900 畝,問甲隊共造林多少畝?
A.9000 B.3600 C.6000 D.4500
解析:此題答案為B。
三、在行程、工程問題中的應用
解決與工程、行程問題相結合的比例問題時,需要利用工程、行程問題中的相關知識,找出其中隱含的比例與對應量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比例問題的公式解題。
【例題3】師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師傅加工一個零件用9分鐘,徒弟加工一個零件用15分鐘。完成任務時,師傅比徒弟多加工100個零件,求師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多少個零件?
A.200 B.400 C.500 D.600
參考答案: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