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主要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是: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參考答案。
注意:正確的參考答案應與所給出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從陳述中直接推出。因此做邏輯判斷題之前得先對題型進行識別,繼而再運用相應的解題思路,最后再推理即可。
因邏輯判斷部分共分為五個部分:翻譯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日常推理和論證。每個部分的解題思路都有所不同。
下面是這五大部分的解題思路,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
1. 翻譯推理
當發現題干中有明顯的邏輯關聯詞(如果···就···;只有···才···;或者;并且),且設問是“由此可以推出”這樣兩個特征,那么即可判斷是翻譯推理題。
其解題思路是:“先翻譯,后推理”。
2.真假推理
題干當中存在著若干個論斷,設問中有真/假的條件限定,即可判斷是真假推理題
其解題思路是:“找關系、看其余、得結論”,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關系指的是主體一致、話題一致的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找出它們之后再根據其余的論斷來進行推理。
3.分析推理
當題目中給出一組對象和若干信息,要求進行匹配(排序),即可判斷是分析推理題。
其解題思路是:排除法、推導法(最大信息優先、確定信息優先)、假設法和代入法。這其中還可以運用輔助工具——列表。
4.日常推理
當題目中出現“由此可以推出,且題干中沒有明顯的邏輯關聯詞”時,即可判斷是日常推理題。
其解題思路是:四個原則(話題一致、整體優先、可能性優先、現在優先)和四個錯誤(偷換概念、夸大事實、無由猜測、強加關系),根據這四個原則和四個錯誤進行對比選項,擇優入選即可。
5.論證
論證可分為:加強和削弱類。題型識別主要看設問,帶有“加強、支持、前提;削弱、質疑、反駁”等關鍵詞的都屬于論證題型。
其解題思路是:先讀題干,找論點,明論據;再運用加強或削弱技巧進行判斷即可。
注意:找論點的三個方法:
一是結合提問方式;
二是看關鍵詞;
三是首尾句原則。
【例4】如果某人是殺人犯,案發時他就在現場。據此,我們可以推知( )。
A.張三案發時在現場,所以張三是殺人犯
B.李四不是殺人犯,所以李四案發時不在現場
C.王五案發時不在現場,所以王五不是殺人犯
D.趙六不在案發現場,所以趙六是殺人犯
【答案】C
【解析】先要識別出題型,因題干中有邏輯關聯詞,設問是由此可以推知,判定其為翻譯推理題。
運用解題思路:先翻譯,殺人犯→在現場;再推理。A張三在現場,是對后件進行了肯定,不必然得出前件,故不能得知張三是殺人犯(也存在是目擊者的可能),排除。B李四不是殺人犯,是對前件進行了否定,不必然得出否定的后件,故不能推出李四不在現場(也存在是被害者的可能),排除。C項王五不在現場,是對后件的否定,必然推出前件也要否定,故而王五不是殺人犯,正確。D項趙六同樣不在現場,也是否定了后件,需得出否定的前件而不是肯定的,排除。故答案為C。
相關推薦:
2019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