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行測總體的認識
首先,要在頭腦中對行測這一個科目有一個清晰準確的認識。比如,行測分為幾大專項、以及每個專項有多少道題目、對每個專項給予的參考用時是多少、各個專項的在整個試卷中的排列順序是怎么樣的等等。
第二,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考試過程中要先做自己擅長的專項,抓住自己容易得分的部分,先易后難,按照自己平時的做題習慣,把有把握的先做。
第三,考前要熟練掌握針對各個專項的不同方法,并且能夠保證在考試中熟練應用,不要到考試的時候一緊張就把平時學習的方法都忘記了、忽略了,又用起來自己最熟悉但是效率最低的“笨”方法,那樣必定會浪費時間,而且做錯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最終必定會影響總成績。
(二)歸納各個專項的做題思路
建議考生在考前把每個專項的方法通過幾個步驟寫下來,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避免在考試中大腦中一片空白。在這里,以行測五大專項中的判斷推理為例給大家簡略的概括一下:
判斷推理專項又分為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圖形推理四大類型。
1、邏輯判斷每年必考,并且題量穩定在十題左右。其中必然性推理考1—3題,可能性推理考7—9題。可能性推理依然是考察的重點,建議考生在掌握必然性推理必要推理規則的基礎上著重把握可能性推理。對于可能性推理的十二大論證方式,重點掌握類比推理、枚舉歸納、強加因果和數據比例,在每一種論證方式下如何進行削弱以及如何進行加強能夠熟練應運。看到一個材料能夠準確做出判斷考察的是哪一種論證方式。
2、類比推理,近三年來,除了2011年春季沒有考類比推理,其他每次類比推理都考了10題。題量和題型都是很固定的。分別是兩項式、三項式和括號式。分析近幾年的幾次真題我們可以發現,該部分的考查重點為:經驗常識、理論常識以及言語關系。許多題目或者詞項間的關系不明顯,無法一眼看出;或者有多個選項符合題干詞項間的表面關系,但還需要分析內部深層次關系方可確定。這就要求考生認真分析詞項間可能存在的多種關系,多方面對比,不要急于求成,才能保證作答正確。
3、定義判斷每年必考并一直穩定在10道,考查的學科范圍比較廣,主要涉及法律、社會、經濟、管理、心理等領域。題目包含了肯定型判斷和否定型判斷,其中肯定型判斷所占比重較大。除了單定義判斷之外,還會涉及到多定義的判斷,但是以單定義判斷為主。最近三年心理學定義也成為命題熱點,法律、經濟、社會仍然是必考科目。定義判斷題目表現出題干越來越長的特點,使考生較難找到定義的屬性,如果不能足夠細心和耐心,很可能犯丟三落四的錯誤,導致對定義把握不準;另外在選項的設置上,近幾年的考試也越來越具有迷惑性,因而在分析選項時,一定要反復對比,從而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
4、圖形推理基本上穩定在5道題。2011年以來題型基本上已經固定,主要是考察數量型,位置型,疊加型,特征圖形,找共性和立體圖形等等。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是圖群、紙盒拆折、封閉空間、九宮格、旋轉折疊翻轉、相鄰圖形的變化等。特征圖形(如:字母型、漢字型)已經比較少涉及,數量型考的也少,這也大大減少了我們做題的難度。建議考生將近幾年的主要考點進行梳理和分析,通過訓練增加自己對圖形的敏感度。熟悉常考題型,培養基本能力,掌握分析方法,明確考點規律。
(三)注意事項
第一,注意考試時,留足填答題卡的時間。否則即使把題目全部做完沒涂到答題卡上也是毫無意義、功虧一簣。
第二,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考試前兩天就不要做大量的題目了,給大腦一個休息的時間,只有保持已經具有的知識就可以了,否則使大腦一直處于疲勞狀態必定不利于在考試中發揮出應有的高效率。
第三,要充滿自信走入考場,從容應對。前一天準備好,考試的物品,比如身份證、準考證、鉛筆、一些常用的文具等。考試當天注意飲食,和天氣的變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