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例文】
鄉村振興繪就返鄉新愿景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讓農民充滿了期待,看到了未來。鄉村振興戰略既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明確了鄉村發展新思路。鄉村振興戰略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了一幅壯闊的“返鄉”新愿景。
鄉村振興,農村必須美,讓人們有鄉可回。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在我們的記憶當中,鄉村的天空飄蕩著朵朵白云,山下流淌著淙淙清泉,曾處處詩情畫意,處處心曠神怡。然而,時至今日,空氣中不再有泥土的氣息和花香,走過熟悉的鄉間小路隨處可見無人管理的垃圾堆和污水溝,加之城市環保“門檻”越來越高,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向農村轉移,破壞農村環境,危害民眾身體健康。為此,需要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培養民眾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美麗的鄉景重回人們的視線。
鄉村振興,農民必須富,讓人們愿意回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民富國強才有根基、才名副其實。當前,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農民增收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挑戰。工資性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首要來源,而農民外出務工工資增幅在下降,農民工就業受宏觀經濟和城市二、三產業結構調整影響較大,社會保障還不是很到位等問題突出。因此,富裕農民,必須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觀光體驗融合發展,實現多重復合效益,真正讓農民增收致富,讓人們愿意回鄉。
鄉村振興,農業必須強,讓人們返鄉圓夢。近年來,許多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在為城市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導致農村勞動力嚴重缺乏,出現拋荒現象,造成大量農村土地資源浪費,阻礙農業發展的步伐。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目前,“互聯網+農業”、生態農業、“智力+特色農業”等不同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為農業的不斷強大注入了無限力量。要把農業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吸引年輕人留在農村發展,讓人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圓夢故鄉。
鄉村美景,振興鄉村,和諧畫卷,振奮人心。鄉村振興戰略,在希望的田野上灑滿了陽光,在遼闊的大地上擎起了旗幟,同時也給農業增效注入新的動力,給農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更為中國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帶來了更多的破解之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