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答案
《初中音樂》
一、單選題
1答案:C。減字譜
2答案:B。《牧童短笛》
答案:D。《第十交響曲—一江雪》
4答案:A。《黃河》
5答案:D。《思鄉曲》
答案:A。陜北民歌
7答案:D。文場與武場
8答案:C。復調音樂
9答案:D。卡門
10.答案:C。斯特拉文斯基
11答案:B。《波吉與貝絲》
12答案:B
13答案:A。印第安音樂
14答案:A。減減七和弦
15答案:C。混合拍子
16答案:D。長鼓
17答案:B。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
18答案:D。二人轉
19答案:C。上下鋸齒型
20.答案:B。F
21.答案:A。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2答案:D。黃自
23答案:C。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24答案:B。形式論
25答案:A。暗示效應
26.答案:C。定音鼓
27答案:D。重視音樂體驗的獨特性
28.答案:B。
29.答案:C。這是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進行綜合評價的的補充方式
30答案:A。創造
二、音樂編創題(本大題1小題,10分)
31.參考答案
三、音樂作品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32.參考答案
(1)D自然大調式
(2)再現單二部曲式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5分)
33.參考答案
題目:《巡邏兵進行曲》
問題一: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夠感受樂曲雄壯有力的風格,感受音樂創編的快樂,熱愛音樂。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編創打擊樂伴奏,加深對于進行曲節奏特點的理解。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了解進行曲風格特點,并為其編創打擊樂伴奏。
問題二:針對教學重點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過程,其中至少包括2個課堂提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播放國慶閱兵視頻片段,學生欣賞觀看。教師提問:視頻給你怎樣的感受?展現了軍人怎樣的形象?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視頻中的軍人英姿颯爽,步伐整齊,為國人展現出了新時代軍人的神采,給了我們無限的力量。音樂中也能呈現如此恢宏的場景,讓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去了解一下。引出課題《巡邏兵進行曲》。
(二)初步感知
1.多媒體播放視頻,學生觀看。教師提問:說一說視頻中的音樂片段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情緒感受?速度如何?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為進行曲速度,中速稍快。在音樂作品中仿佛看見了士兵們邁著矯健的步伐,洋溢著驕傲自豪的臉龐。
2.多媒體再次播放音樂作品。
3.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介紹作品的背景知識:歌曲又稱《美國巡邏兵進行曲》,內容講述的是有一名美國陸軍士兵名字叫米查姆,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并為自己是一名光榮的美國巡邏兵而感到自豪。于是他寫下了這首流芳百世、著名的《巡邏兵進行曲》。
(三)伴奏創編
1.多媒體播放作品,學生跟唱旋律,熟悉旋律內容。并提問學生:進行曲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自由討論。
教師總結:強弱有規律,統一步伐,常用四二拍。
2.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小軍鼓,簡單的給學生介紹小軍鼓,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3.大屏幕出示節奏:
,帶領學生用拍手進行擊打練習。隨后用小軍鼓進行擊打學習。
4.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強調小軍鼓擊打時的強弱要求。
5.多媒體播放作品旋律,學生根據音樂進行集體伴奏。
6.根據進行曲特點及剛剛的伴奏練習,鼓勵學生大膽進行節奏編創,并匯報分享。
7.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帶進課堂,以小組為單位為歌曲編配伴奏。
8.分組進行匯報表演,學生相互評價。
9.教師通過學生的練習進行總結,強調進行曲節奏特點及作品對士兵的風采的表現。
(四)拓展延伸
播放《人民解放軍軍歌》并思考,談談兩首作品的異同。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評價鼓勵。
(五)小結作業
1.小結: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教師呼吁學生們要熱愛音樂、探索音樂。
2.作業:課后搜集其他進行曲進行欣賞。
問題三:根據問題二的主要環節寫出設計意圖。
(1)采用多媒體式的導入,主要是進行直觀的展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簡單快捷、易于開展,又能夠緊扣主題核心,幫助學生建立與民歌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探究欲望。
(2)初步感知環節,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在初次接觸到音樂時,主要是以聆聽為主,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的感知能力,又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3)創編環節,音樂課標理念中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教學中先學習旋律,感知速度、力度,在學習一些編創的基本節奏,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元素,激發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的創造表現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自信力,同時也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延伸拓展環節,主要是相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學生進行類比欣賞感受,一方面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另外一方面,增加學生音樂作品的積累,并通過這樣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作品的特點,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34.參考答案
(1)評價
這是一個問題案例。雖然這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示范、聆聽情感體現音樂審美性的特點,但依舊有行為存在不妥之處。
第一,該老師的行為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課標中指出,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實踐性的音樂教學方法,如律動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練習法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掌握音樂技能,發展音樂表現力。案例中的老師在學生對于歌曲情感把握不清楚時,僅僅只是通過自己的示范并將歌曲的內容在板書中依次板書關鍵詞,實踐活動單一,缺乏引導性。
第二,該老師的行為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作為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適當的采用表揚、鼓勵的手段來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案例中的老師,在學生指出學習委員的情緒反應后,進行了批評,即未到哭泣的學習委員進行情緒安撫,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和激發。
第三,該老師的行為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課標中指出在音樂課程中,應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得到提高并使他們終生喜愛音樂。案例中的老師,在學生給出對課堂中學習委員哭泣的評價時,并沒有及時的進行引導,僅僅只是批評,沒有尊重學生個性。
(2)建議:
第一,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我們需要組織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加強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如聆聽、作品的背景感知、小組討論等。
第二,在課堂中要勇于鼓勵學生開口,讓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感受結合相應的作品歷史背景、作曲家聲平、音樂要素來感受音樂的風格特點。
第三,在教學活動中及時關注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行為、關注學生情緒,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激發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對音樂的終身喜愛。
六、課例點評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35.參考答案
這是一個問題案例,沒有體現出《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當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等。
(1)優點:這是一節初中歌唱課,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合理。教學過程順序得當,老師能夠安排學生去運用唱六度音程構建方式來唱準旋律,說明老師進行了精心的準備。
(2)不足:
①學生參與的實踐較少,多處于被動狀態,創造意識薄弱。
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在教學中突顯的主體地位是老師,并沒有體現學生為主體,可以在演唱中,老師多加示范和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進行學習。
②對于民族文化的弘揚沒有體現。
義務教育音樂課表當中的課程基本理念當中明確指出,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本節課的內容屬于愛國歌曲,應當讓學生理解歌詞含義,感受歌曲情感才能更好的去演唱作品,材料中老師只是一味的練習與進行演唱方法的指導,缺少對于民族文化的滲透,應當利用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弘揚民族音樂,可以利用多媒體去播放抗戰題材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歷史,逐步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并能夠傳承和發揚。
③義務教育音樂課標當中的課程基本理念當中明確指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這首歌曲要學唱二部輪唱,這是學生難以掌握的,在教學中要更加細化,分聲進行練習,教師進行示范和指導,在演唱之前要強調聲部的和諧統一。
④沒有體現師生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可以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些評價可以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當中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并沒有體現評價環節,教師不能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不能隨時調控課程的進度。
綜上所述,該老師的教學設計及有可取之處,也有許多改進和完善,需要我們做到取長補短,在以后的教學中吸取該老師的優點,警惕修正類似的不足,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
相關推薦:
2019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pdf下載 ※ 教師資格答案pdf下載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