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方二維碼 |
下載萬題庫估分 |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萍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穿著又臟又舊,總是哭著要媽媽,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程老師溫柔的擁抱他,牽著他的小手介紹其他的小伙伴和他認識。一天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只見萍萍又一個人呆呆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臉上毫無表情,一言不發。程老師見此情景,心想此時不宜和萍萍進行交談,而是應該鼓勵他和小伙伴一起玩。于是程老師叫來活潑開朗的小娜和萍萍一起玩玩具。小娜見萍萍不會玩,便教萍萍兩人很快玩到了一起。為了增強萍萍的自信心,程老師有意讓萍萍當值日生,協助老師一起發放和收拾餐具,并不斷的表揚萍萍很能干,萍萍很開心,越來越自信了。在日常學習活動中,老師經常表揚萍萍,萍萍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這道題考察的是兒童觀。
31.暫無
32.暫無
參考答案
30.【參考答案】
程老師的行為踐行了“育人為本”的兒童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具體表述如下:
(1)兒童是發展的人,兒童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兒童身心發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因此,教師需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期望,多表揚孩子、鼓勵孩子。材料中的老師在日常學習活動中,經常表揚萍萍,萍萍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性格也開朗了起來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2)兒童是獨特的人。每個兒童身心發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長,老師應該將兒童看成獨特的個體,因材施教。材料中的程老師看到萍萍性格內向,總是哭著要媽媽這種情況沒有直接和孩子交談,而是選擇了活潑開朗的小伙伴帶領她一起玩耍,還提供機會讓萍萍擔任值日生,幫助萍萍樹立自信心。這體現了兒童是獨特的人,教師要因材施教。
(3)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每個幼兒都是教育活動的主體, 都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材料中的程老師見到萍萍這樣比較特殊的、性格內向的幼兒,沒有直接對她進行教育,而是通過引導幼兒和她交往,創設活動機會增加幼兒自信的方法,讓幼兒逐漸建立自信心,最終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正是體現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材料中程老師的行為符合“育人為本”的兒童觀,是值得提倡的。
31.【參考答案】
李老師應該遵循職業道德的要求,從各方面對小鈺關懷教育,具體如下:
(1)李老師要做到關愛幼兒。職業道德要求老師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因此李老師首先要尊重小鈺,不因其特殊就區別對待;關愛幼兒還要求保護幼兒安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因此李老師需要針對小鈺在心理發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的咨詢專業人士,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日常關心愛護小鈺,為她營造安全的心理環境。
(2)李老師要做到愛崗敬業。具體要做到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不得敷衍塞責。材料中的李老師需要對小鈺的教育工作認真負責,在小鈺的教育中必然會耗費比其他幼兒更多的精力,李老師需要做到樂于奉獻,甘為人梯,認真負責的對小鈺實施教育。
(3)李老師要做到教書育人。具體要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幼兒良好品行,激發幼兒創新精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李老師需要針對小鈺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的教育方針,針對其在人際交往和語言發展方面的問題,引導小鈺放松警惕,提供與同伴相處、交流的機會,教授其同伴相處的技巧,促進其多方面發展。
(4)李老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具體要做到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小鈺的發展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還需要在尊重家長的前提下,和小鈺的家長溝通交流,幫助其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5)李老師要做到終身學習。需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了事需要針對小鈺的表現,多學習心理矯治、特殊兒童培養等方面的知識,以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小鈺進行教育。
綜上,李老師需要綜合家庭等多方力量,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對小鈺進行關愛和教育。
32.【參考答案】
(1)①文章中畫線句子中的“這個理想”指的是: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
②“這個理想”具體涵義為:大量的信息淹沒的時代和世界,老師不需要教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學生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息,判斷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并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
(2)根據文意,現在社會與過去社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差異,這種差異使得教育一直處于改變之中,具體體現為:
①與古代社會基本特征歷經幾十年幾乎不會有大變化的情況不同,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社會基本特征和社會運作形式變化迅速,就連人體本身也可能發生前所未見的改變。這種“改變”體現在教育上表現為:現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可能沒有什么用了。
②上世紀的世界社會封閉,信息量不大,且信息流通不斷受到各種審查制度的阻隔,因此偏僻小鎮的孩子大多很難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與過去不同,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手上有太多信息。而且,而現代學校使得所有孩子都能學到讀寫技能,了解地理、歷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實。相對而言,教育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③與過去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的灌輸式教育不同,現代學生已能夠理解信息,選擇信息,甚至是結合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盡管這一代學生還沒辦法憑借接收的信息打造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意義的故事,但是我們未來這幾十年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生命本身的未來,而我們只能依據自己目前的世界觀來做出這些決定。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對宇宙有整體的認識,生命的未來就只能依賴隨機的決定。這對于教育來說也是一個變數。
因此,文章標題為“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相關推薦: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
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pdf下載 ※ 教師資格證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