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方二維碼 |
下載萬題庫估分 |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答案解析
——《高中化學》
二、簡單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共25分)
21.【參考答案】
(1)①簡化實驗裝置,便于操作且更為環保;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③通過創新實驗,讓學生明確知識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單一的,努力做到舉一反三;④創新實驗能讓化學教師豐富自己的教學和研究,秉承課程理念,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研究。
(2)①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創新和實踐型人才;②有利于培養學生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廣闊的知識視野,合理的知識結構;③有利于培養學生具備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以及主動創新的能力;④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⑤有利于引導化學教師不斷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2.【參考答案】
(1)①多種感官協同記憶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全面的觀察和體驗氨氣性質及其變化,做到從各個方面明確感知化學事實,從而加深對事實性知識的印象,增進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②知識結構化策略
將事實性知識按照一定的線索進行歸類、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識變為彼此間相互聯系的整體,形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網絡結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2)①要做到盡可能多方面、多角度聯系,大膽預測。
②要保證預測有理有據,而不是無根據地胡亂猜測。
③將預測結果與正確結果進行比較,找出差異,并針對差異做進一步深入學習。
(3)化學知識可以分為事實性知識、理論性知識、技能性知識、情意類內容等。各類化學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①可以與理論性知識聯系。化學理論性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著豐富的科學觀念、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進行事實性知識學習時形成的科學思想就屬于理論性知識,兩者可以緊密結合。
②可以與技能性知識聯系。化學技能性知識主要包括化學用語、化學實驗技能和化學計算等技能。在進行事實性知識學習時可以借助實驗讓學生認識各類物質的性質,因此可以把技能性知識很好的運用到事實性知識中。
③可以與情意類內容聯系。情意類內容在中學化學課程中廣泛而深入地滲透在各類化學知識中間,在教材中分布零散,且多以隱性的方式存在。因此,借助事實性知識可以很好的滲透情意類內容。
三、診斷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23.【參考答案】
(1)1:2;2016
(2)分析前兩組數據,固體混合物質量增加一倍時,產生氣體體積也增加一倍,因此可得第1組、第2組反應,均為固體混合物完全反應,因此可以由任一組數據計算固體混合物中Na2CO3和K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設Na2CO3和K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和y,由第1組數據列式可得:
104x+100y=3.060g
2x+y=672/22400mol
可得x=0.01mol,y=0.02mol
可得Na2CO3和K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分析第三組數據,固體混合物質量為第1組的3倍,鹽酸體積大于第1組的3倍,因此鹽酸過量,因此可得固體混合物質量完全反應,產生氣體體積為第1組的3倍,即2016mL.
(3)學生做錯第一問的原因:缺乏分析信息的意識,不能從前兩組數據的關系得到哪一種反應物完全參與反應,因此不能順利得到Na2CO3和KHCO3的比例;
學生做錯第二問的原因:分析問題考慮不夠全面,機械套用生成物與反應物成比例的結論,而易忽略到鹽酸過量的條件。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共20分)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
24.【參考答案】
(1)教學思路:通過方程式計算氧化還原Fe3+和KI的量→試驗結束后判斷是否還有Fe3+→試驗驗證還存在→猜測存在原因→驗證存在Fe3+→推導出同一條件反應,既可正向進行,也可逆向進行→總結可逆反應的定義。
(2)教學策略:①實驗探究策略;②直觀策略;③情境創設策略。
(3)好處:①突出學生為主體;②提現以核心素養為宗旨;③重視實驗探究式教學;④教學方式及策略多樣
五、教學計題(本大題1小題,共30分)
(1)2-1實驗現象:①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鉀混合無明顯現象;②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2)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離子反應方程式的定義;正確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能準確判斷離子反應是否會發生。
2.通過對比分析,歸納離子方程式的意義,總結離子方程式發生的條件;通過實驗探究,小組討論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化學用語的通用性,簡潔性,培養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發、談話法、實驗探究法、情景教學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到電離情況,提問電離出來的離子在水溶液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引出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學生實驗2-1,觀察現象,記錄表格,并且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
2.師生共同分析硫酸鈉和氯化鋇溶液的電離情況。
3.視頻展示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在水溶液中結合的微觀動畫圖。
4.學生總結并書寫出:Ba2++SO42—==BaSO4。
5.教師總結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定義。
6.教師講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拆、刪、查。
7.學生實驗2-2并書寫多種酸與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8.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總結出酸堿中和反應的本質,和離子方程式的意義: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9.學生實驗2-3,觀察實驗現象,書寫離子方程式。
10.小組討論總結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沉淀、放出氣體或者生成水。
(三)鞏固提升
列舉離子反應在混合物分離提純、物質鑒定中的實例。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梳理本節課知識點。
作業:課下總結離子方程式書寫易錯點提示。
相關推薦: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
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pdf下載 ※ 教師資格證答案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