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馬克思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闡述了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這一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
所謂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即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還包括人的道德的發展。
(二)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內容
1.人的發展同其所處的社會生活條件是相聯系的
人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決定于其所處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人們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獲得的發展機會也不相同。
2.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社會發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城市和農村的分離。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舊的社會生產分工和不合理的生產關系是人的片面發展的原因。人的片面發展的基本特征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和對立。人的片面發展在資本主義手工工場中發展到了極端的地步。
3.機器大工業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
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出現與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開辟了道路。首先,機器大工業生產對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客觀需要。其次,機器大工業生產也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因為機器大工業生產創造了極高的勞動生產率和社會財富,縮短了勞動時間,使工人有物質條件、時間、精力去從事學習,發展自己。
4.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制度條件
機器大工業生產所提供的人的全面發展的可能性,在資本主義社會并不能充分地實現。只有消滅剝削,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全體勞動者提供物質的和精神的條件,才能使他們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
5.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建立在人的勞動活動全面發展的基礎上
人的活動特別是人的勞動活動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指出: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類的特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性活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人類在勞動中產生,人類因勞動的異化而異化,因勞動的解放而解放,因勞動的發展而發展。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建立在人的勞動活動全面發展的基礎上。
6.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馬克思說:“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7.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素質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各種素質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個性即人的品質和風格,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體質能力、精神狀態、心理傾向及行為特征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斷發展的特殊性和差異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