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的價值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職業的價值,就是把人類所建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用來培養合格的人才,為人類文明、治國興邦、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服務。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和本質要求。一個人學業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貽害他一輩子。教育工作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全面接觸,相互作用的勞動,是一種“做人”與“育人”密切聯系,內在統一的勞動。
教師職業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教師職業的價值體現在這一職業可以滿足作為教師的個體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教師獲取主要生活來源的社會活動。我們的社會應該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教師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為他們更好地奉獻社會和服務社會準備充分的條件。其二,教師職業的價值體現在這一職業對他人、集體、國家、社會和人類的作用與意義上,體現在教師職業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精神財富,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在教師職業的這兩方面內容中,教師職業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應該是主要方面,居于首要地位,因為這一方面更能反映教師獨特的職業價值。
1.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對人類延續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從歷史發展的進程看,教師實現文化傳遞這一職能價值越來越明顯。“文化”包含著人類創造的所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即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廣泛內容,這些內容既是人類創造的輝煌成果,又是人類進步和延續的前提條件,年輕一代如何獲取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并根據新時代的需要,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向更新一代傳遞,所有這些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獨特的職業勞動。
2.教師是社會文明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以培養生產力中主要因素——勞動者——的形式有力地作用于物質生產過程,從而為社會的延續創造條件。教師的勞動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隨著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在現代社會中,生產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就是后天的生產力,這是當前人們的普遍共識。社會物質財富的多寡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快慢成正比,勞動生產率同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直接與教師勞動相關。通過教師的勞動,為社會培養出一支支具有科學技術知識和創新意識的科技專家隊伍。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各行各業的合格勞動者,為社會造就一批批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經濟管理人員和社會管理人員,提高了經濟管理水平和社會管理水平,從而實現了社會的延續和進步。
3.教師是人類智慧的開啟者,對人類科學文化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所謂對人類智慧的開啟,就是對人類個體蘊藏的極為豐富的精神力量的挖掘,對個體獲取知識、創新知識的開發和培養,即對人類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師在對人類智慧的開啟和創造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職業的人員都無法比擬的。
(1)教師不僅可以向學生系統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更主要的是傳授凝結在某一具體學科中的思維方法,即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著眼點不僅在于知識的識記和繼承,而且在于通過傳播知識,促進知識的發展和運用。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最基本方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系統知識教育的同時,也開啟了人類的智慧,培養了創新精神。
(2)教師不僅通過傳播知識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而且還可以通過更為廣泛的教育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探尋未來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理性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堅強意志,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
(3)教師在開啟學生智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和組織作用。
4.教師是人類崇高道德品質的塑造者
教師對提高新一代及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起著特殊重要作用。教師不僅把人類的知識傳遞給新一代,也不僅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在于對學生正確思想方法的構建和崇高道德品質的塑造。讓年輕的一代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而努力學習和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淵博的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固然會使學生受益匪淺,教師的言行舉止、道德風貌、精神品質更會被學生學習仿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和態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