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幼兒園教育評價反思與建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蓖瑫r還指出“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庇纱丝梢娫u價對幼兒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及課程本身的發展意義重大。
根據《綱要》的精神,各幼兒園確定了開展幼兒發展評價實踐的根本目的,即通過幼兒發展評價來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激勵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實現教育評價的激勵功能;同時根據開展幼兒發展評價所獲取的信息,對教育過程進行調整與完善,實現教育評價的反饋功能。
一、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反思
(一)評價取向的多元化
促進幼兒的發展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毒V要》明確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币虼嗽诮逃顒又校處煹脑u價不再把幼兒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重點取向,更多的是關注幼兒各方面的發展;谟變褐R技能的評價,往往由子幼兒知識技能發展的局限性,導致幼兒屢屢遭受挫折體驗,影響其學習情感與心理的發展;而基予多元取向的幼兒評價,則從縱向比較出發,全面地賞識幼兒素質新的進展,使幼兒能較多感受成功與被肯定的喜悅,從而激發出更強烈的學習內驅力,使幼兒更容易登上發展的新臺階。
(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綱要》明確提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毒V要》運用全新的教育觀念和思維方式,建立了全新的多主體教育評價體系,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對幼兒單向評價的評價體系。使整個教育評價置身于大眾的視野,呈現出更為廣闊、開放的新格局。在實踐中,我們強調了家長的參與,努力提升家長在評價中的地位。靈活利用家長開放日、每周一次的家園聯系本、調查表、成長記錄袋等,請家長參與對幼兒的評價。如家園聯系冊的建立,教師把幼兒一周或一月的表現進行評價后,通過家園聯系手冊反饋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各方面發展水平,促進家長采取更優化的、更藝術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幼兒也是評價主體之一。因此,我們還注意還幼兒在評價中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自評和互評,并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操作簡單、形式有趣的評價方式,引領幼兒享受參與評價的樂趣,激起幼兒參與評價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在成為被評價者的同時也成為評價者。
(三)評價情境的自然化
《綱要》明確指出:評價要“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進行!奔丛u價情境要自然化,要在幼兒真實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對幼兒實施評價。對幼兒來說,生活即學習,游戲即學習,活動即學習。如果把幼兒從生活、游戲、活動中抽離出來進行評價,無疑會打斷幼兒的學習過程,震蕩其心理,不容易得到真實的評價結果,而評價情境自然化,能避免驚嚇幼兒學習心理或干擾幼兒學習過程。依托幼兒真實的學習情境開展評價,足以使幼兒更迅速地理解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從而和教師展開有效的互動,實現評價的功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水平。
(四)評價類型的多樣化
幼兒園教育活動具有廣泛和復雜的內容,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與需要,靈活選擇、運用適宜的評價方法。學前教育評價的種類很多,其中,按評價的功能劃分而成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三者分別貫穿于課程的不同階段,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是教師獲取信息、調整教育策略的重要參考和主要來源之一,亦是幼兒發展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嘗試將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針對性地加以運用,努力發揮評價的實效性。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是由教育各環節目的的多重性所決定的,不同的評價方法為不同的教育目的服務。
二、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建議
(一)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二)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
(三)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四)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
(五)評價應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綜合采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
(六)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
(七)教育工作評價宜重點考察以下方面:
1.教育計劃和教育活動的目標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上。
2.教育的內容、方式、策略、環境條件是否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3.教育過程是否能為幼兒提供有益的學習經驗,并符合其發展需要。
4.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利于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
(八)對幼兒發展狀況的評估,要注意:
1.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
2.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
3.在日;顒优c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進行。平時觀察所獲得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評價的重要依據。
4.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
5.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