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習遷移
【本章考核目標】
1.了解:遷移的概念及其分類。
2.理解:早期的四種遷移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知結構的變量對學習遷移的影響;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3.掌握:如何應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促進學習遷移。
【本章知識點結構】
各知識點板塊分述:
知識點一:學習遷移概述
一、學習遷移的概念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遷移廣泛存在于各種知識、技能、行為規范與態度的學習中。
二、遷移的種類(具體參考本章知識點表格二)
1.正遷移與負遷移
2.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3.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知識點二: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具體參考本章知識點表格一)
一、形式訓練說
二、相同要素說
三、概括說
四、關系轉換理論
五、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1.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影響學習遷移的重要因素
2.認知結構的主要變量及其對學習遷移的影響
知識點三:促進掌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一、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認知結構
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二、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1.改革教材內容,促進遷移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促進遷移
3.改進教材呈現方式,促進遷移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的意識性
知識點表格一:掌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基本理論 |
代表人物 |
代表實驗 |
重要觀點 |
形式訓練說 |
沃爾夫 |
官能心理 學實驗 |
學科訓練對組成心的各種官能訓練;把訓練和改進心的各種官能,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習的內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學習的東西的難度和訓練價值。重視形式的訓練,不重視內容的學習 |
相同要素說 |
桑代克 |
圖形面積 |
相同聯結的轉移;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測驗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另一種學習,即產生遷移 |
概括說 |
賈德 |
水下擊靶 實驗 |
學習者在兩種活動或經驗中概括原理;把兩個情境之間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減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強調概括化經驗在遷移中的作用。知識概括化的水平越高,遷移的范圍和可能性越大 |
關系轉換理 |
格式塔、 |
小雞啄米 |
對情境中關系的頓悟是遷移的實質;頓悟是遷移的一個決定因素,遷移不是由于兩個學習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規則而自動產生的,而是由于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關系的結果 |
認知結構遷 |
奧蘇伯爾 |
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 |
知識點表格二:遷移的類型
分類 依據 |
分類 |
定義 |
舉例 |
遷移 |
正遷移 |
一種經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促進作用 |
閱讀技能學會后促進寫作技能 |
性質 |
負遷移 |
一種經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阻礙作用 |
騎自行車人再學習騎三輪車 |
遷移 |
水平遷移 |
學習的知識或技能等在相同水平上的遷移;在水平遷移中,根據先后學習的兩種經驗之間相互影響的次序,又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
學習直角、銳角、鈍 |
方向 |
垂直遷移 |
處于不同層次的各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又分為自上而下的遷移和自下而上的遷移 |
加減法運算的規則學習用于乘除法運算規則的學習 |
一般遷移 (普遍遷移) |
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 |
一個人學會了“如何 | |
遷移 |
具體遷移 |
學習之間發生遷移時,學習者原有經驗的組成要素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經驗的組成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 |
學會跳水的具體動 |
遷移發 |
遠遷移 |
個體能將所學的經驗遷移到原來學習情境極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時 |
學生在數學中學到的邏輯推理運用于物理或化學問題的解決 |
不同 |
近遷移 |
把所學的經驗遷移到原來的學習情境比較相近的情境中 |
寫過《記憶我的媽媽》后學習寫《記憶我的老師》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