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概述
考點1 教育心理學定義
廣義:指研究教育實踐中各種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夾義:專指學校教育心理學,即教育心理學 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考點2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考點3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五要素” + “三過程”。五要素(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三過程(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考點4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教育心理學》。
2.發展時期(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這一時期美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及教育心理文選之類的書籍多達上百種,但由于沒有統 一^的理論指導,這時的教育心理學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3.成熟時期(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這一時期,西方教育心理學比較注重結合教育實際,注重為學校教育服務。60年代初,由布魯納 發起課程改革運動,自Itt美國教育心理學逐漸重視探討教育過程和學生心理,重視教材、教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4.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后)
20世紀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越來越完善,內容越來越豐富。
考點5 前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1.產生階段(十月革命前)
俄羅斯教育心理學奠基人——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對象》。
俄國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學心理學》。
2.發展階段(十月革命后)
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的觀點。
布隆斯基:強調兒童的個性統一性以及對兒童心理進行整體性的綜合研究,代表作《科學的心理學概論》。
魯賓斯坦:確立了心理與活動相統一的原理。他認為,心理過程不但在活動中表現出來,而且也 是在活動中形成的。
3.完善并逐漸形成自己特點的時期(20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
注重與發展心理學的結合,開展了許多針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的教學研究;在學習理論方面,形 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派別!聯想一反射”理論禾口“學習的活動”理論;前蘇聯教育心理學比較重視人 際關系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考點6 教育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1.教育心理學思想的起源
在古代就萌發了教育心理學思想。
2.教育心理學的產生和初步發展
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翻譯著作是1908年房東岳翻譯的日本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
廖世承于1924年編寫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陸志韋于1926年翻譯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
3.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到目前,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工作者們正在不斷吸收國外的 先進科研成果,結合我國教育教學實際,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