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四川教師資格《教育學B》重要考點提示匯總
第七章 課堂教學
一、名詞解釋
1、教學:教學是一種尊重學生生理性思維能力,尊重學生自由意志,把學生看作是獨立思考和行動的主體,在與教師的交往對話中,發展個體的智慧潛能,陶冶個體的道德性格,使每一個學生都達到自己的最佳發展水平的活動。
2、教學論的起源:德國教育家拉特克 最早使用教學論一詞
3、教學策略: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育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
二、問答題
1、教學與相關概念的關系
(1)教學與教育
(2)教學與智育
2、教學的功能:
(1)教學是適應并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學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3、古代教學思想的發展
(1)最早的系統的論述教育教學思想的專著《學記》
(2)蘇格拉底“產婆術”
4、近代教學思想的發展
(1)夸美紐斯 《大教學論》 系統的論述班級授課制度
(2)梁啟超 “樂知” 陶行之 教授法向教學法的轉變
5、當代“教學”的發展方向
(1)從重視教師向重視學生轉變
(2)從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培養轉變
(3)從重視教法向重視學法轉變
(4)從重視認知向重視發展轉變
(5)從重視結果向重視過程轉變
(6)從重視繼承向重視創新轉變
6、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的發展
1、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
(1)代表人物
(2)基本主張
知識——道德本位的目的觀
知識授受的教學過程
科目本位的教學內容
語言呈示為主的教學方法
2、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1)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
(2)基本主張:
預期行為結果的教學目標
程序教學的方法(重點)
相倚組織的教學過程
3認知教學理論
代表人物:布魯納 認知結構教學理論
基本主張:
(1)理智發展的教學目標
(2)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
(3)學科知識結構
(4)發現教學方法
4、情感教學理論
代表任務:羅杰斯
基本主張:
以自我實現的人為教育目標
非指導性教學過程
強調意義學習和非指導性學習
關注師生關系的本質
7、教學設計的特征:
(1)指導性、(2)統合性(3)操作性(4)預演性(5)突顯性(6)易控性(7)創造性
8、教學設計的依據
(1)現代教學理論
(2)系統科學的原理與方法
(3)教學的實際需要
(4)學生的需要和特點
(5)教師的教學經驗
9、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序(基本要素)
(1)教學目標(2)教學內容(3)教學策略、教學媒體(4)教學評價
10、教學設計的常用模式
(1)系統分析模式 加涅
(2)目標模式 迪克和科瑞
(3)過程模式 肯普
11、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1)教學目標設計
(2)教學內容設計
(3)教學時間設計
(4)教學措施設計
(5)教學評價設計
12、教學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2)操作性(3)整體綜合性(4)調控性(5)靈活性(6)層次性
13、幾種常用的課堂教學策略
(1)講述策略(2)對話策略(3)指導策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