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絡信息交流能力
(一)網絡信息交流的特點
網絡信息交流與面對面交流有很大區別,主要有以下特點:
1.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樊籬被打破
2.主動與被動、單向與多向交流的統一
3.時空界限不復存在
(二)網絡信息交流方式
(1)電子郵件:和傳統郵政和電話通訊方式一樣,但是通過網絡傳遞郵件具有即時性,不需要郵遞人員傳遞,不需要漫長的郵遞時間。
(2)BBS:電子公告系統,是一種許多人參與的網絡論壇系統,沒有時問和空間限制的討論。
(3)騰訊QQ、MSN、ICQ:即時通訊軟件,可以即時發送和接受信息,進行語音視頻面對面聊天,打破了人們之間進行即時信息交流的空間限制。
(4)Blog:可以記錄下個人的經歷、感受、認識等,可以讓人們分享相關的信息。
(5)微博:信息分享、傳播和獲取的平臺,它以簡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實現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三)中學教師在網絡信息交流中應注意的問題
1.確保網絡信息交流的真實性
2.確保網絡信息交流的規范性
四、信息處理能力
信息處理能力主要在于信息的篩選、分類、管理和運用。
(一)信息處理的定義
信息處理即對信息檢索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使之能為解決特定的問題服務。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所要解決的教育教學問題或教育教學研究的問題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信息處理的任務
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在對大量的、凌亂的、無序的信息進行收集、挖掘、加工、整序與價值評價的基礎上,透過由各種關系交織而成的錯綜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其內容本質,從而獲取對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的認識。.
(三)信息處理的功能
(1)整理功能:無序變有序。
(2)評價功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3)預測功能:通過對信息的分析,預測未知或未來。
(四)信息處理的邏輯方法
1.運用概念的邏輯方法,理清信息的概念
2.運用判斷的邏輯方法,形成基本觀點
3.運用推理的邏輯方法,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
4.運用比較的邏輯方法,得到對事物的新認識
5.運用綜合的邏輯方法,獲得對問題的整體認識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匯總|《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
如何三招攻克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師資格《各科目》考情分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