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及應對
(一)班級管理中的問題
1.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專斷型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
(二)班級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解決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新機制,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性,發揚學生在班級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強調師生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
1.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為目的
學生的發展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班級管理的實質就是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盡可能的開發。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班級活動完全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既是班級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班級活動的最終歸宿。
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學校管理的宗旨。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確保學生的持久發展。
3.有目的地訓練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能力
要實行班級干部的輪流執政制,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并學會與人合作。以訓練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主的班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將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教育活動轉變為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即把班級集體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
八、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
班級突發事件是班級中突然發生的、教師預料不到的事情,也稱偶發事件。
(一)小學班級突發事件的類型
1.成員間的分歧
2.打架斗毆
3.頂撞
4.惡作劇
(二)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
教師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要以讓學生受教育,促進每個學生的成長為目的。班主任要本著教育從嚴、處理從寬、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并對方方面面的原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盡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受到教育,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2.客觀性原則
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要避免“定勢思維”的影響,充分調查、了解事實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客觀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避免因為自己的主觀隨意導致處理問題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勢壓人.那樣只會降低班主任在學生心巾的威信,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其越錯越遠。
3.有效性原則
教師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要講究效果。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態度去看事件,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學生,無論什么事都應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看到消極不利的一面,同時又看到有利的、積極的一面。
4.可接受原則
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要能使當事雙方對處理意見或結果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理不能強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積極加以改正。
5.冷處理原則
教師在處理突發事件時,保持冷靜、公平、寬容的心態,那么處理事件就會順利得多。對于有些突發事件,教師不應急于表態,急于下結論,而應冷靜地觀察一段,待把問題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再去處理。但是“冷處理”不是不處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時再處理,而是先進行正常的活動,等活動結束后再處理。
(三)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方法
1.沉著冷靜面對
這是處理突發事件的基礎。
2.機智果斷應對
要盡可能地平息事端,使當事人冷靜,為思考進一步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拖延時間。還可采取“轉移話題,暫避鋒芒”“冷處理”等方法。
3.公平民主處理
處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時,教師應以事實為依據,依法秉公辦事,要有民主意識,不偏袒班干部和優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貶低“差生”。
4.善于總結引導
把處理一樁突發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級情況、教育引導學生的機會。善于從不良事件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維護學生自尊心。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點 | 歷年《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