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班級管理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考查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本章內容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需重點掌握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能夠針對班級實際和小學生特點,分析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現象和問題,能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有效的班隊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第五節 課外活動
高頻考點提要
1.課外活動的內容;2.課外活動的特點;3.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高頻考點速記
一、課外活動概述
(一)課外活動的含義
課外活動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它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它是學生課余生活的良好組織形式,目的是使學生得到主動、生動活潑的發展。
(二)課外活動的內容
學校現行的課外活動內容,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科活動
課外活動中的各種專門學習小組,為學生們提供了一種機會去進一步鉆研自己感興趣、也更適合自己能力的學科知識,如數學小組、外語小組、繪畫小組、聲樂小組等等。因此,學科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力補充,是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
2.科技活動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增長學生對某一領域的知識經驗和動手能力,是科技活動的主要特點。例如,航模艦模小組、園藝小組、無線電小組、計算機小組等,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3.文體活動
學校的課外文體活動,包括文學、藝術、娛樂、體育訓練與體育競賽等內容。
4.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是培養學生互相關心、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等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搞社會活動一般以社會公益活動為主,如上街進行環保宣傳、交通安全宣傳、擁軍小組活動、支農義務勞動等。除此之外,各種專題性社會調查、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等等,都對培養學生的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具有重要價值,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5.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有機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生命活力和豐富想象力、創造力,也會讓學生學會如何制定游戲規則,養成遵守游戲規則的習慣,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協作精神。尤其在小學教育階段,游戲活動應該成為學校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指導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和形成各種社會性知識、能力,提高其心理綜合素質。
6.課外閱讀活動
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經驗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組織的課外閱讀活動,不限于與所學科目相關的范圍,因而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活動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包括介紹和推薦新書,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組織討論或辯論,對閱讀中遇到的各種觀念沖突進行適當的解釋等等。
7.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是就某一特定專題而開展的短期或長期的專門活動。這種活動往往有特定的具體目標,活動內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主題班會、學雷鋒小組等。這種活動既能增加學生與活動目的有關的知識,也能培養相關的情感和態度,長期活動則更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做事情有始有終、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品質。
(三)課外活動的特點
1.性質的自愿性和選擇性
2.內容的伸縮性和靈活性
3.形式的多樣性
4.活動組織上的自主性
5.活動方法的實踐性
6.活動評價的綜合性
二、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這里以參加活動的人數(活動的規模)為標準進行分類,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也稱個別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根據個人的特長、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獨立地進行的各種學習和實踐活動。如課外閱讀、繪畫創作、各種體育技術和訓練等。
2.小組活動
課外活動小組,是各種普遍參與的持續性專項活動中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各種課外活動小組,多數直接在小組前面冠以專項活動的名稱,如數學小組、航模小組等,有的則改稱社團或學會等。
3.群眾性活動
群眾性活動的規模比較大,至少以一個年級的學生作為活動參與者,也可擴大為全校活動或校際聯合活動。
(1)報告和講座
(2)各種集會
(3)各種比賽
(4)參觀、訪問、調查、旅行
(5)社會公益活動
(6)墻報、黑板報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點 | 歷年《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