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學德育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介紹了中學德育的相關知識,主要以單項選擇題、辨析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
考生需熟悉德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理想和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等。熟悉和運用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分析和解決中學德育實際中的問題。理解皮亞杰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理解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掌握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理解德育原則,掌握和運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徑。了解品德結構,理解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學就業指導等的意義及基本途徑。
第四節 中學德育過程
高頻考點提要
1.中學德育過程的內涵;2.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高頻考點速記
一、中學德育過程的內涵
(一)概念
中學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按中學德育目標對學生在品德發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應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對其政治意識、思想觀點和道德品質等方面施加影響,并引導其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品德發展的過程。中學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二)構成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德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是一定社會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體現者,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間接的個體教育者和群體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個體和群體。在德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體。又是德育的主體。當他們為德育對象時,是德育的客體;當他們接受德育影響,進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對其他德育對象產生影響時,又成為德育主體。
3.德育內容
德育內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會思想、政治和道德規范,是受教育者學習、修養和內在化的客體。中學德育的基本內容是根據學校德育目標和學生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確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圍和層次。
4.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養的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憑借一定的手段進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將德育內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來學習、修養、內化德育內容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品德。
二、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1.學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個心理因素構成
知即道德認識,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包括道德知識和道德判斷兩個方面。在掌握道德知識基礎上,可以對某些道德行為的善惡進行分析、評價,形成道德判斷。
情即道德情感,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
人們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調節道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人們為實現一定的道德行為所做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它表現為:在確定道德動機時,能用理智戰勝欲望;在實踐道德行為時,能排除各種干擾,堅持到底。
行即道德行為,是衡餐一個人道德修養水平的重要標志。它是通過實踐或練習形成的,是實現道德認識,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產生的道德動機的行為定向及外部表現。
2.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知、惰、意、行,以知為開端、以行為終結
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德育影響的多樣性等因素,德育具體實施過程,又具有多種開端,這可根據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或從導之以行開始,或從動之以情開始,或從鍛煉品德意志開始,最后達到使學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規范)與受教育者現有的品德水平之件的矛盾,其實質是社會矛盾在德育過程中的反映。
1.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必須依賴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
2.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
3.青少年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三)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1.活動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礎
教育性活動和交往是德育過程的基礎。有目的地根據德育目標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規律設計實施活動,能加快個體品德的發展速度,對學生品德發展方向起規范和保證作用。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和交往。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品德形成是學生能動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多方面教育影響廣泛多樣,既有校內的正式影響,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響,既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也有消極負面的影響。
學校德育應在多方面影響中發揮主導作用,將多方面教育影響統一到教育目的上來,形成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促使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四)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1.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德育過程中,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積累才能實現。在意識形態領域里,不同的思想斗爭長期存在,必然會反映到學生思想中來,這就決定了德育過程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德育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世界觀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穩定。學生品德過程中的反復是不斷深化的過程。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正確認識和對待這種現象,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在反復中逐步前進。
3.德育過程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
長期、反復、漸進性特點要求教育者必須持之以恒、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思想行為的反復,善于反復抓,抓反復,引導學生在反復中不斷前進。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