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歷年核心考點
小學德育
一、道德發展的基本理論
(一)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
皮亞杰通過一些對偶故事的觀察實驗,揭示了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進程,把兒童的道德分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兩種水平,把兒童的品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權威階段3.可逆性階段4.公正階段
(二)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科爾伯格(也譯作“柯爾伯格”)把皮亞杰的對偶故事法改為道德兩難故事法,在道德判斷的發展方面鑒別出了六個階段。他將這些階段劃分成三種道德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后習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兩個階段,即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二、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二)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變化的過程
(三)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四)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三、小學德育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二)疏導原則(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四)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五)因材施教原則(六)知行統一原則(七)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八)依靠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四、小學德育的途徑與方法
(一)小學德育的途徑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2.課外、校外活動
3.勞動4.少先隊活動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6.班主任工作
(二)小學德育的方法
1.說服教育法2.榜樣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導實踐法(實踐鍛煉法)5.品德評價法6.品德修養指導法
相關推薦: